[实用新型]模块式太阳能光热梯级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827.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寒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17/02;F24J2/00;F24J2/34;F25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太阳能 光热 梯级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梯级利用系统,主要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集发电、供热水和制冷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模块式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能源尤其是电力供应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每年总有很多地区因为用电紧张而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错峰用电等应急措施,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或国民生活。为缓解用电紧张局面,除可增加常规火力、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外,出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考虑,其他新能源的利用尤应引起关注和重视。这方面典型的有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全球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来临,而新能源技术革命、特别是太阳能利用将是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美国、日本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第四次技术革命就是太阳能利用的革命。当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是发电和光热直接利用。而太阳能发电技术,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核心技术和设备都是由欧美国家掌控,国外的垄断导致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光伏产业尤其是晶硅太阳能发展中仍然存在高能耗和高污染等问题。二是光热发电,即通过太阳能聚热装置将太阳能聚集起来产生高温热能,加热工作介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除高温热能的产生来自太阳之外,其他组成部分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具有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等特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的“蓄热”环节,可以将获得的热能通过介质储存在专门设置的容器中,可以保证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机等发电,电压稳定,而且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大大降低整个发电成本。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所输出的电力与常规火力发电等性质相同,无需通过逆变即可直接接入电网;且由于光热发电技术依靠太阳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会产生化石能源发电无法避免的环境问题,因此光热发电技术具有突出的环境生态优势,是目前绿色发电技术之一。此外,冰箱、空调和热水器已成为居民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尤其是空调同时又是居民夏季用电的主要设备,是导致夏季居民用电负荷高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居民冰箱空调等的用电、同时又不影响生活舒适性,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点之一。因此,如果能通过其它途径为居民生活提供电力,而减少居民生活用电对电网的负荷需求,则可大大缓解用电紧张局面。在新能源利用、节能技术和制冷空调技术等方面,人们期望通过利用太阳能的光热发电来满足工业、商业和民用等方面的需求。
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如下专利,专利名称为:微型分布式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专利号为CN200710041475,该专利公开了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特别指明太阳能集热器为真空管集热器、发电采用的是有机物朗肯循环的热力发电系统、制冷单元采用的是吸附式制冷系统,但该专利并非模块式结构。专利名称为:吸收式冷热一体机(专利号为200810067136.9)和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专利号200810067137.3),这两份专利公开了制冷装置则采用扩散吸收式制冷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电、供热水和制冷为一体的模块式太阳能光热梯级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太阳能光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热发电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制热水装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和第十四阀门;
该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该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该第一循环泵的进口管道连接,该第一循环泵的出口与该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进口管道连接;
该蒸汽发生装置的第二出口与该热发电装置的进口管道连接,该蒸汽发生装置的第二进口与该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该热发电装置的出口与该吸收式制冷装置的进口管道连接,该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出口与该制热水装置的进口管道连接,该制热水装置的出口与该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液面高度的堰板组件
- 下一篇:煤田勘探钻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