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648.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V17/10;F21V15/00;F21V3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便携式的多功能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的电子照明工具,常用于户外活动。现有技术的手电筒通常包括灯头、内腔装有电池组的筒体和尾盖,筒体上安装有开关。但是,这种手电筒只有具有照明功能,其功能较为单一。而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由于手机是一种非常耗电的产品,尤其是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手机没电时无法找到充电的地方,非常不方便。因此,基于此,中国专利网站上公开了专利号为ZL2012201936960、名称为一种改进型手电筒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手电筒本体,手电筒本体上设有为手机及MP3充电的充电装置。但是,这种结构的手电筒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它的为手机及MP3充电的充电装置的结构是设置在手电筒尾盖的端面上的,而且为手机及MP3充电的输出口和为自己充电的输入口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在户外的环境中,很容易从这些输出口和输入口中进入灰尘或其他杂质,从而影响接触,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防尘罩,从而避免灰尘进入输出口和输入口,延长使用寿命的多功能手电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手电筒,包括灯头、筒体和尾盖,灯头和尾盖分别连接在筒体的两端,筒体的内腔中安装有电池组;它还包括充电装置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防尘条,所述的充电装置位于靠近灯头一端的筒体的筒壁上,防尘条的一端与筒壁扣接,另一端与充电装置处的筒壁插接。
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一个用于给其他电器充电的标准USB接口和一个用于给内置电池组充电的MiniUSB接口,所述的标准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均与电池组电连接,同时也均与手电筒内的PCB板电连接。
所述的防尘条与充电装置连接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块,该凸块与标准USB接口的内腔相配。
所述的防尘条与充电装置连接的一端外侧具有往外突的用于手持的手持块。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充电装置上设置了防尘条,利用防尘条上的凸块与USB接口的配合来卡紧,因此,使充电装置上的两个接口不受空气、灰尘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防尘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尘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灯头;2、筒体;3、防尘条;3.1、凸块;3.2、手持块;4、尾盖;5、标准USB接口;6、Mini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灯头1、筒体2和尾盖4,灯头1和尾盖4分别连接在筒体2的两端,筒体2的内腔中安装有电池组。它还包括充电装置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防尘条3,所述的充电装置位于靠近灯头1一端的筒体2的筒壁上,防尘条3的一端与筒壁扣接,另一端与充电装置处的筒壁插接。
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一个用于给其他电器充电的标准USB接口5和一个用于给内置电池组充电的MiniUSB接口6,所述的标准USB接口5和MiniUSB接口6均与电池组电连接,同时也均与手电筒内的PCB板电连接。
所述的防尘条3与充电装置连接的一端内侧具有凸块3.1,该凸块3.1与标准USB接口5的内腔相配。
所述的防尘条3与充电装置连接的一端外侧具有往外突的用于手持的手持块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