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提高分断能力的引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870.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邓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能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指其内部的能够提高分断能力的引弧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在分断过程中,动静触头之间电弧,通过引弧或吹弧等措施,将电弧引入灭弧系统,最终实现电弧的熄灭。
而现有的断路器的引弧结构包括有灭弧罩、上引弧板、下引弧板、产气片、接触板和触头,其中下引弧板和接触板焊接在一起,其引弧就靠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这样引弧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降低气体中的游离度,使其能迅速建立恢复电压,防止触头之间电弧的重燃的新型的能够提高分断能力的引弧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断路器上的能够提高分断能力的引弧结构,包括有灭弧罩、上引弧板、下引弧板、产气片、接触板和触头,其中下引弧板和接触板焊接在一起,所述下引弧板与接触板的衔接处形成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弧板位于灭弧罩的引弧口位置向下弯曲形成钩形,所述上引弧板的钩形区内设置有第一引弧件,所述下引弧板与接触板衔接处的斜面后侧设置有第二引弧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下引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磁性引弧件,这样引弧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引弧件横截面的形状与上引弧板的钩形的形状相似,第二引弧件的横截面成三角形,所述接触板上设置有凹孔,触头设置在该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在发生短路时,断路器在分断短路电流时,电弧持续过程中,能少动触头烧损以及由此产生被汽化的铜粒子,从而降低气体中的游离度,使其能迅速建立恢复电压,防止触头之间弧的重燃,使得断路器具有高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没有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断路器上的能够提高分断能力的引弧结构,包括有灭弧罩1、上引弧板2、下引弧板3、产气片4、接触板5和触头6,其中下引弧板3和接触板5焊接在一起,所述下引弧板3与接触板5的衔接处形成斜面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引弧板2位于灭弧罩1的引弧口11位置向下弯曲形成钩形21,所述上引弧板2的钩形区21内设置有第一引弧件7,所述下引弧板3与接触板5衔接处的斜面35后侧设置有第二引弧件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下引弧板2、3的两侧均设置有磁性引弧件7、8,这样引弧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弧件7横截面的形状与上引弧板2的钩形21的形状相似,第二引弧件8的横截面成三角形,所述接触板5上设置有凹孔51,触头6设置在该凹孔51内。这样在发生短路时,断路器在分断短路电流时,电弧持续过程中,能少动触头6烧损以及由此产生被汽化的铜粒子,从而降低气体中的游离度,使其能迅速建立恢复电压,防止触头6之间弧的重燃,使得断路器具有高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是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触头低压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瓦斯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