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677.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韦佩才;李昌甫;陆文叁;黄荣海;吴正树;陈鹏康;马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双串 倒数 一片 绝缘子 专用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V型双联盘型单线夹绝缘子串中,导线的分裂布局通常采用四分裂排布,固定于联板上,再经联板连接直角挂板与三角联板连接最后通过三角联板与V型双联绝缘子串连接,固定在杆塔上。然而,更换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尚无较轻便的专用工具,若该档导线的垂直荷载很大,如500kV崇南甲线#75塔垂直荷载达7.75吨,采用传统的更换倒数第一片的方法,将U型环直接打在导线上,将使导线承受很大的横向拉力,可能对导线内部结构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目前更换倒数第一片绝缘子只能采用整串绝缘子一并更换的方式,相对于采用卡具更换单片的方法,该法不仅增加了作业难度和劳动强度,安全性不高,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线路可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操作方便的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以满足V型双联盘型单线夹绝缘子串检修作业对专用卡具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包括卡具本体,卡具本体的两端分别开有连接丝杠的螺栓孔,卡具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配合三角联板及联板螺栓的三角联板卡槽和联板螺栓卡槽及固定螺栓孔。
针对目前检修更换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尚无专门工具的问题,发明人结合V型双联盘型单线夹绝缘子串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卡具,在卡具本体的两端分别开有连接丝杠的螺栓孔,卡具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可卡在三角联板及联板螺栓上的卡槽及固定螺栓孔。检修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卡具的上卡和丝杠配合使用,可将V型双串绝缘子其中一串绝缘子的倒数1-3片绝缘子收起,使绝缘子串倒数1-3片绝缘子松弛,从而方便完成更换V型双串倒数第1片绝缘子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线路检修作业工作变得简单轻松,提高了线路检修水平和安全系数,降低了更换作业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的右视图。
图中:1和2连接丝杠的螺栓孔,3固定螺栓孔,4联板螺栓卡槽,5三角联板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V型双串倒数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包括卡具本体,卡具本体的两端分别开有连接丝杠的螺栓孔1和2,卡具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配合三角联板及联板螺栓的三角联板卡槽5和联板螺栓卡槽4及固定螺栓孔3。
使用时,将传统卡具的上卡卡在绝缘子串倒数第3或第4片绝缘子碗头上,将本实用新型专用卡具的卡槽卡在需更换绝缘子下方的三角联板一侧上,并安装好固定螺栓,通过两根丝杠将上卡与专用卡具两侧的螺栓孔连接,通过丝杠的收紧或放松控制专用卡具上下移动,使三角联板一端也随之上下移动,从而使倒数第1-3片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转移到本卡具上,绝缘子串倒数1-3片绝缘子便可以取下进行更换,从而达到更换绝缘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结构,操作更加简便、灵活,安装在三角联板上,避免了最后一片绝缘子难以脱出和复位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卡具可设额定工作负荷为8T,试验负荷20T,安全系数2.5,而输电线路的绝大部分档距在1000m以下,以500kV崇南甲线#75为例,垂直档距1148m,其导线垂直荷载为1148m×1.68kg/m×4=7751kg=7.751T<8T,不考虑其他绝缘子的分立仍能满足现场需要,可见本实用新型专用卡具可以很好地保证输电线路荷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