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文工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563.2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庞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群 |
主分类号: | B44B11/00 | 分类号: | B44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工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使用电振荡产生自动雕刻的文工刻刀,属于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文工雕刻是人们利用刻刀对一些固体材料进行艺术造型而进行加工的手工行为,有的雕刻也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刻刀是雕刻工作的必要工具,历史上人们使用的刻刀都是手动力刻刀,手动力刻刀能对一些木材、塑料等易于切切割的材料进行雕刻,但雕刻很是缓慢和人感到手部的吃力,对于一些更坚硬的材料,手动刻刀更难进行。为了能协助雕刻,人人发明了电热式刻刀,利用电能将刻刀加热,炽热的刻刀能把接触到刻刀的部分材料融化或稀化变软,使之不能阻碍刻刀的前进,但这样的雕刻一般只用于不求精细的雕刻或初步雕刻。也有人发明了电动式刻刀,利用电能使刻刀产生摆动式振荡进行协助雕刻,这也使人们雕刻时手部省了不少的力,但这些振荡也使刻刀易于发生雕刻的偏差,不能进行精细、准确的雕刻。
发明内容
为了使人们进行雕刻时能减轻手部的用力负担,也为了更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种雕刻,本人发明了一种自动文工笔,这种文工笔小巧轻便,能象笔一样握在手上对一般材料下进行准确的自动振荡刻画式雕刻,也能协助人们在一此坚硬的材料上进行准确的雕刻。
一种自动文工笔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文工笔包括一个交流电动马达和两个相对并排安装的转轮构成的上下振荡发生器、刻刀以及绝缘外壳、开关、导电线等组成,交流电动马达把电能转变成转动的能量,上下振荡发生器把交流电动马达转轴转动的形式转化成一条推压杆上下往复运动的振荡形式,推压杆带动刻刀上下往复运动对材料进行自动画式雕刻。
一种自动文工笔所用的上下冲击式雕刻的动能来自于电能,所需的电能是一般的民用220伏特电压的交流电源,这使人们在家里就能进行雕刻的工作。一种自动文工笔的动能功率决定于所采用的交流电动马达的功率,人们可以按照需要雕刻不同的材料而使用不同功率的自动文工笔,例如:雕刻一般的木材或塑料,只要使用50W至100W功率的自动文工笔就能进行,但雕刻玻璃、石块等较为坚硬的材料,那么就要使用200W以上的自动文工笔才能进行。
一种自动文件工笔的交流电动马达产生的是转动的动能,而精确细致雕刻是不能用转动切割轮片进行雕刻的,是因这转片直径过大而不能到达一些工艺死角。我们把自动文工笔的协助雕刻方式为使上下运动的冲击方式,这样我们可以按雕刻位置的大小而选用不同大小的刻刀,最小的刻刀能小到只有缝衣针那么大,这样能作出精细的雕刻。我们用一个上下振荡发生器把交流电动马达的转轴产生的转动形式转变成一条推压杆的上下往复运动的振动形式以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用两个并排的转轮相互作用来完成这一转变:上部的一个转轮由交流电动马达的转轴直接驱动,下部的一个转轮垂直连接一条推压杆可以上下往复运动而不能转动,上部转轮与下部转轮的相对面边缘有一个凸头,下部转轮的与上部转轮的相对面边缘对应的位置也有一个凸头,当上部转轮转动时,这两个凸头作周期性碰撞,每碰撞一次,上部的凸头会把下部的转轮向下压下一段距离,碰撞过后又被下部的弹簧压弹回原位置,如此往复地进行着,推压杆就跟随着往复地上下运动。如果我们在推压杆上连接刻刀,那么刻刀就进行上下振动式冲击雕刻运动。
由于自动文工笔使用了交流电,所用的内部装置都用绝缘塑料壳包装起来,并且安装有电源开关、开拆螺丝等。整个自动文工笔也制作成适合于手握雕刻使用的形状。
一种自动文工笔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文工笔采用把普通民用交流电能转化成刻刀下下往复运动的高频振动冲击式雕刻方式,减轻雕刻时人手部的负担,自动文工笔上下振动稳定,不产生左右摆动,并且自动文工笔能更换不同大小的刻刀进行雕刻,使雕刻能精细、准确地进行,并且能冲击雕刻更坚硬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动文工笔中的振荡发生器的下部转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一种行动文工笔的整体中间剖面结构原理图。
图中,1.转轮,2.凸头,3.转轴,4.交流电动马达,5.推压转轴,6.连接套,7.刻刀,8.按压开关,9.导电线,10.插头,11.绝缘外壳,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结合附图对一种自动文工笔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群,未经庞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建立群组或讨论组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速调管输出谐振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