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6130.5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平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击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陶鼓。
背景技术
鼓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打击乐器,一般采用圆木桶和牛皮制作。远古时间,人们采用陶土烧制鼓身,再蒙上牛皮,制作出陶鼓,用于祭祀或演凑。陶鼓作为一种仿古乐器,民间文化瑰宝,既可用于演凑,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由于陶土烧制的鼓身比较硬、脆,制作时不能采用钉钉的方法来固定鼓皮,因而,通常采用在鼓身开口处的周边,制作出许多的尖状突吻,来固定鼓皮的边缘。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30560211.2)“陶鼓”,即是在鼓身开口处的周边制作出许多尖钩状的突吻。由于陶本身的易脆性,容易扯断或碰断突吻,导致固定的鼓皮出现松动,影响声响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便、维护方便、声响效果较好的陶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陶鼓:包括鼓皮1和鼓身5;在所述鼓身5上部的周边开有一圈以上、每圈拥有四个以上、台阶状的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中安装有固定塞3,所述鼓皮1蒙在鼓身5上部的开口上,其周边由钉在所述固定塞3中的泡钉2固定。
所述的固定塞3是圆柱形,其中间开有容让孔13,其一端带有圆锥状的内定位台11,另一端带有圆环形的外定位台12。
在所述鼓身5的中部,对称地开有鼓身钩手槽4。
在所述鼓身5的下底面上开有连通鼓身内腔的通气孔6。
所述鼓身5安装在由托板8、架板7、脚条9和脚支架10构成的鼓托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陶鼓,可制作成腰鼓、挂鼓、落地鼓等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陶鼓,摒弃了传统的、用于固定鼓皮的尖状突吻,采用在鼓身上制作台阶状的固定孔,并在该固定孔中安装可塑性变形、并能涨 开定位的固定塞,再用钉入固定塞中的泡钉将鼓皮的边缘固定在鼓身上,从而,使得鼓身上没有突出部位,既可避免因突出部位的损坏而导致声响效果变差,也因可直接钉入泡钉而简化了制作工艺,使得其制作比较简便,维护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半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K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塞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中:1是鼓皮,2是泡钉,3是固定塞,4是鼓身钩手槽,5是鼓身,6是通气孔,7是架板,8是托板,9是脚条,10是脚支架,11是内定位台,12是外定位台,13是容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由鼓皮1、鼓身5、固定塞3和泡钉2构成。
鼓身5是一鼓形有底圆筒,其底面中间开有连通鼓身内腔的通气孔6,其上端面开口,在其上部的周边开有两圈、每圈拥有十六个台阶状的固定孔,在其中部,对称地开有两个鼓身钩手槽4(方便搬运)。
固定塞3呈圆柱形(采用塑料制作),其中间开有容让孔13,同时,其一端带有圆锥状的内定位台11,另一端带有圆环形的外定位台12,形成截面呈“工”字状。
安装时,先将固定塞3带有有圆锥状内定位台11的一端,挤入鼓身5上部的固定孔中,让两端的内定位台11和外定位台12夹住鼓身5的陶壁,此时,外定位台12沉入固定孔的台阶状内,使得鼓身5的外壁呈平整状,然后,再将鼓皮1(采用牛皮)蒙在鼓身5上端面开口处,将鼓皮1的边缘折向鼓身5上部的圆筒面上,再将泡钉2穿过鼓皮1钉入固定塞3中,即成陶鼓。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陶鼓,置于支架上,击打鼓皮,即可发出动 听的鼓声。需要移动时,可用手插入两个鼓身钩手槽4中,即可搬运移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装一个由托板8、架板7、脚条9和脚支架10构成的鼓托架,成为带架陶鼓。其陶鼓的鼓身5的底面置于架板7上,周边的托板8保护鼓身5,避免其因移动到架板7的边缘而倒下。脚条9起支撑作用,脚支架10起稳定脚条9的作用。
其它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陶鼓,既可用于演凑,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平,未经吴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6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