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梳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030.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王玉华;齐贵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40 | 分类号: | D01G15/40;D01G15/8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梳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梳理机。
背景技术
在纤维行业中梳理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梳理机与回收风机和粗纱开松机相连,在生产中经常造成混棉气流相冲,造成纤维飞花非常大,纤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飞花造成了车间的环境极差,同时对工人的身体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工人吸入纤维容易造成肺部损伤。并且,由于气流原因,粗纱开松机,也容易被缠绵,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梳理机,改善纤维大量飞花的现象,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使纤维能够快速的进入混棉箱,大大提高纤维的利用率,减少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新型梳理机,包括混棉箱,混棉箱内上部设置两个打手,混棉箱内部设置运输带,运输带顶端与打手靠近,打手下部设置下料管,下料管下端设置下料口;混棉箱顶端设置气纤分离器,气纤分离器顶端设置盖,盖上设置气孔,气纤分离器中间设置隔板、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隔板将气纤分离器的内室分为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进料管伸入第一室,第二进料管伸入第二室。
隔板将气纤分离器分为两个室,第一进料管的纤维通过第一室进入混棉箱,第二进料管的纤维通过第二室进入混棉箱,避免了由于两股气流和纤维相撞,造成的纤维飞花和纤维堵塞的情况。
第二进料管另一端与粗纱开松机相连。
气纤分离器两侧设置出气孔。进入气纤分离器的纤维中的气和尘杂通过出气孔排除。
出气孔的尺寸为1.5‐2mm。
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上均设置风机。纤维在风机的带动下通过进入气纤分离器。
使用过程:
在使用时,风机带动需要回收的纤维进入气纤分离器的第一室,粗纱开松机的纤维也在风机的带动下进入气纤分离器的第二室,然后纤维进入混棉箱,经运输带输送,经过下料管从下料口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新型梳理机,改善纤维大量飞花的现象,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使纤维能够快速的进入混棉箱,大大提高纤维的利用率,减少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盖的示意图;
图中,1、混棉箱,2‐1、第一室,2‐2、第二室,3、盖,4、隔板,5‐1、第一进料管,5‐2、第二进料管,6、粗纱开松机,7、运输带,8、下料管,9、下料口,10、风机,11、打手,12、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一种新型梳理机,包括混棉箱1,混棉箱1内上部设置两个打手11,混棉箱1内部设置运输带7,运输带7顶端与打手11靠近,打手下部设置下料管8,下料管8下端设置下料口9;混棉箱1顶端设置气纤分离器,气纤分离器顶端设置盖3,盖3上设置气孔12,气纤分离器中间设置隔板4、第一进料管5‐1和第二进料管5‐2,隔板4将气纤分离器的内室分为第一室2‐1和第二室2‐2,第一进料管5‐1伸入第一室2‐1,第二进料管5‐2伸入第二室2‐2。
第二进料管5‐2另一端与粗开松6相连。
气纤分离器两侧设置出气孔。
出气孔的尺寸为1.5mm。
第一进料管5‐1和第二进料管5‐2上均设置风机10。
使用过程:
在使用时,风机10‐1带动需要回收的纤维进入气纤分离器的第一室2‐1,粗纱开松机6的纤维也在风机10‐2的带动下进入气纤分离器的第二室2‐2,然后纤维进入混棉箱1,经运输带7输送,经过下料管8从下料口9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