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敷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741.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仕联创新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敷罐。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局部冷敷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疼痛及红肿,目前的冷敷方式多是直接与冷敷部位接触,冷敷面积较大且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敷罐,通过罐内的冷空气对局部实现冷敷效果,冷敷面准确的控制在罐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敷罐,包括罐体,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的制冷室;以及
嵌套于所述制冷室内形状大小贴合于所述制冷室的制冷盒;
设置于所述制冷室开口处的密封盖。
其中,所述罐体和所述密封盖由阻热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制冷室由热传导材料制成。
所述制冷室开口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罐体包括真空隔热层。
其中,所述罐体的罐口和罐高分别具有不同规格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的冷敷罐罐内的冷空气对局部实现冷敷效果,冷敷面准确的控制在罐内,使用时可方便地更换制冷盒以保持持续的冷敷效果,且使用时根据具体的使用部位及冷敷面积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冷敷罐,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敷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敷罐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密封盖;2-罐口;3-制冷室(内置制冷盒);4-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冷敷方式多是直接与冷敷部位接触,冷敷面积较大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冷敷罐。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敷罐,包括:
罐体4;设置于罐体4内的制冷室3;以及嵌套于制冷室3内形状大小贴合于所述制冷室的制冷盒;设置于制冷室3开口处的密封盖1。
其中,罐体4和密封盖1由阻热材料制成,制冷室3由热传导材料制成。制冷室3开口于所述罐体4的底部。
其中,罐体4包括真空隔热层,罐体4的罐口2和罐高分别具有不同规格大小。
本实施例中,一个冷敷罐配有多个制冷盒,可以更替持续使用。家用型的冷敷罐,可以使用冰盒作为制冷盒。制冷盒装水后在冰箱中冰冻储存待用即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用混合制冷剂、酒精、盐水等多种制冷剂作为制冷源。将制冷源装在制冷盒中,冷冻保存。使用时可方便地更换制冷盒以保证持续的冷敷效果。使用冰块作为制冷源,操作简单、快捷,适合作为家庭自用。
需要冷敷时,根据冷敷区域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冷敷罐,将冷敷罐扣在冷敷部位,使需要冷敷的部分处于罐口2内。罐口2应与皮肤充分贴合,以形成密闭空间。必要时可在罐口2涂抹凡士林等。将制冷盒从冰箱中取出,装入制冷室内3,盖上密封盖1。随着冷敷罐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冷敷罐内形成负压,冷敷罐就被吸附在冷敷部位。罐内形成的冷气对扣在罐内的局部组织形成冷敷作用。制冷剂温度升高,冷敷效果下降时,可以打开密封盖,跟换新的制冷盒即可。如果在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环境下使用该冷敷罐时,为保证负压吸附效果,可以用一个制冷盒装热水至于制冷室3内,使罐内空气温度升高后再扣在需要冷敷的部位。密闭后拿出温室冰盒,装入冷冻冰盒,即可保证有效的吸附冷敷。
以家用型冷敷罐为例进行说明。冷敷罐罐体4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制成,管壁内为真空隔热层,以加强隔热效果。冷敷罐大小规格以罐口2直径确定为2、3、4、5、6、7、8、9cm共八个规格。对应罐体高分别为3.5、3.5、4.5、5.5、6.5、7.5、8、8cm。冰室及冰盒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密封盖1由聚丙烯材料构成。使用时根据具体的使用部位及冷敷面积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冷敷罐。如颜面部适宜选择小规格的冷敷罐;背部、臀部、大腿等部位适宜选择大规格的冷敷罐。
以三叉神经痛为例,使用者可选择2cm或3cm规格的冷敷罐,在罐口2涂抹凡士林,将冷敷罐扣在面部痛点处,装入冷冻的冰盒,盖好密封盖1。罐内空气温度下降后,冷敷罐即吸附在冷敷部位。对于膝盖的急性损伤,可以选择5cm或6cm规格的冷敷罐进行冷敷治疗。使用过程中根据冷敷效果更换冰盒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仕联创新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仕联创新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钢模子母口的构造
- 下一篇:高功率节能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