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501.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雪;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疲劳 损伤 修复 焊缝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桥面板桥在使用期间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其钢桥面板内部连接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以锈蚀和疲劳裂纹为主。在检测到损伤后,修复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钢桥面板中肋板和面板通过焊缝连接,而焊缝在车辆荷载、温度荷载及残余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疲劳裂纹,裂纹若进一步扩展,则会影响到桥梁的整体安全。因此焊缝裂纹的修复很关键。
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是在焊缝裂纹处钻孔、刨光并补焊的方法。先用钻机在焊缝处刨出一个口子,然后用电焊一步步分块将口子重新焊实。但是在钢桥焊缝修复过程中,在交通不能中断的情况下,新焊的口子,尤其是焊缝第一块的时候,会因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及焊缝变形而导致肋板和面板相对变形过大而再次开裂。为了避免这种开裂,可以在焊缝部位附近补焊两块加劲板,来控制焊缝部位的变形。但是,加劲板的布置应取决于肋板和面板的相对变形的大小,而目前没有一种合适的且针对钢桥面板的焊缝变形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盲目使用加劲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提出了一种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它能够在钢桥面板焊缝修复中监测车辆荷载作用下焊缝部位U肋与面板相对变形大小,并且根据所监测的变形大小决定是否在维修部位采用加劲板提高局部刚度,降低形变,提高修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包括传递装置、变形装置和动态电阻应变仪;所述传递装置包括吸盘、“V”型变形传递板和锁扣,所述变形传递板的一条折边上设有吸盘,另一条折边的端部设有锁扣;所述变形装置包括变形部件、应变片、固定装置和锁扣部件,所述变形部件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变形部件靠近固定装置的一端粘贴有应变片;所述变形部件的另一端设有锁扣部件,所述锁扣部件与所述锁扣相连接,实现传递装置和变形装置的固定连接;所述应变片通过应变片导线和动态应变仪连接。
所述变形传递板呈钝角,由合金钢制成,刚度大不易变形;所述吸盘呈凹状。
所述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还包括螺帽和螺丝杆,所述吸盘通过螺帽 和螺丝杆与变形传递板连接。
所述锁扣开有“L”型扣槽,所述锁扣部件设有“L”型锁扣扣子,所述锁扣扣子与锁扣内扣槽大小一致,所述锁扣部件通过锁扣扣子与锁扣的扣槽连接,保证牢固连接,实现了安装和拆卸的方便,将变形传递板的位移传递给变形部件。
所述变形部件采用铝合金制成,弹性模量比合金钢低,容易变形。
所述固定装置内还设有多个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平行设在两个变形部件之间,用于固定变形部件,同时保护应变片导线。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内还设有三个固定杆件。
所述的固定杆件由合金钢制成。
所述每个变形部件的两侧分别粘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共四个,所述每个变形部件上的一组应变片通过应变片导线分别连接到动态电阻应变仪一个桥路上。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便于安装、拆卸;能够快速检测焊缝修复部位的变形量大小,实现了疲劳损伤焊缝修复期间监测车辆荷载作用下的面板与U肋变形,并根据相对变形大小合理地布置加劲板,提高焊缝修复的可靠性,防止二次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局部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的锁扣的局部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的各部件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板疲劳损伤修复焊缝变形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轴视图。
其中,1-钢桥面板面板,2-肋板,3-焊缝修复部位,4-吸盘,5-螺帽,6-螺丝杆,7-变形传递板,8-锁扣,9-变形部件,10-应变片,11-固定装置,12-应变片导线,13-固定杆件,14-锁扣扣子,15-锁扣部件,16-变形装置,17-传递装置,18-动态电阻应变仪,19-桥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