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式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465.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曾根也寸志;三原辉男;清水新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内置有下肢用按摩机构的放脚架的座椅式按摩器。
背景技术
作为座椅式按摩器,已知有在放脚架部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用按摩机构的按摩器。
例如,专利文献1的座椅式按摩器所设有的放脚架部(下肢用按摩机构),在不进行下肢按摩时,放脚架部可以收纳在座部下部的收纳室中,以免造成障碍。而且,在进行下肢按摩时,可以将放脚架部拉出至座部前方的使用位置,由此可以将下肢插入到拉出的放脚架部中从而对下肢进行按摩。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座椅式按摩器被构成为:设有软垫搁脚凳(ottoman),并且,该软垫搁脚凳的一面侧设有可插入配置使用者脚部的脚部用凹部和可从脚掌支撑使用者腿部的腿部用凹部。在上述脚部用凹部和上述腿部用凹部的至少一个中设有按摩机构。另外,软垫搁脚凳的另一面侧设有可放置使用者脚部的脚部放置部,并且,通过使软垫搁脚凳旋转,从而可以变换为上述各凹部露出于座部前方的按摩状态、或者上述脚部放置部露出于座部前方的脚部放置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2-157449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开2011-67354号
但是,在如上所述使放脚架部前进至座部前方的状态下,用于插入使用者下肢的插入凹部露出于放脚架部的正面。对于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来说,该插入凹部露出于放脚架部正面的状态正是其所希望的姿态。但是,对于不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例如想将下肢朝前伸出而使靠背向后倾斜从而以舒适的姿势坐在该座椅式按摩器上的使用者来说,放脚架部的插入凹部成为障碍。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不良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下述结构,即,预先在放脚架部的插入凹部的背侧设置脚部放置部,并通过使放脚架部旋转而使脚部放置部露出于座部前方。但是,在采用像这样使放脚架部旋转的结构的情况下,放脚架部的支撑结构变复杂,从而导致成本变高,这是无可置否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进行将下肢放在放脚架部上以及对下肢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的座椅式按摩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设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和放脚架部,其中,该放脚架部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并且,该放脚架部位于上述座部的前方,该座椅式按摩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放脚架部的正面配置有盖件。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可以放置使用者的下肢。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其相对于放脚架部的位置可以改变。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该盖件的上部可以与放脚架部分离,并且,在该盖件的上部与放脚架部分离的状态下,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上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优选构成为:在上述盖件未将放脚架部的上部覆盖的状态下,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上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优选上述座部为在座部下部件的上侧层叠有座部上部件的层叠结构,并且被构成为上述座部上部件在与座部下部件分离后成为上述盖件。
优选呈层叠状态的上述座部上部件被设置为:其前端侧与座部下部件连接,而其后端侧可以与座部下部件分离。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进行将下肢放置在放脚架部上以及对下肢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放脚架部位于收纳位置时的座椅式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2是放脚架部位于使用位置时的座椅式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封闭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使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从图4的状态(上升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7A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7B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然后变为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8A是表示放脚架部配置有尺寸小的前盖件时的情况的图。
图8B是表示尺寸小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