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流缓冲器及包括该水流缓冲器的生物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940.5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郭子军;牛远;余建平;姜岩;刘勇丽;姚理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诺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缓冲器 包括 生物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流动性水体的生物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化工生产废水等污水的排放是导致水环境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其中有毒化学组分复杂,现有的化学分析方法大都是瞬时采样,既不能充分阐明各种污染物的毒性,又无法预测其对环境及生物体的复合剂量效应,无法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连续监测。生物监测能克服这些缺陷,同时可对水环境进行长期连续监测,能综合阐明污染物质对整体环境的毒害情况。
生物监测指示生物有鱼类、大型水生植物、原生动物和底栖动物等;一般而言,一种生物的结构越简单、个体越小、相对的表面积越大、对周围介质的化学作用的体表保护性就越不完善,对环境变化就越敏感。由于原生动物个体小,生长繁殖速度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测试出毒物对其在几个世代水平上生长、繁殖、代谢及其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因此原生动物在生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针对原生生物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有生物指数监测法、污水生物系统法和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其中PFU法是利用原生动物作为污染评价的指示生物,其通过PFU材料富集水生生物,利用富集生物的相关参数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价。PFU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受水深、底质和流速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是PFU材料生物富集能力较弱,富集时间较长。公开号为CN10192805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天然水体中生物膜的培养装置,该装置利用碳素纤维吸附能力强的特点采集水体生物,但该装置富集的生物膜在水体中容易受到大型水生生物的侵食,在河流等水流急速的水体中富集能力会降低,甚至在急速的水流条件下无法生成生物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流缓冲器、生物监测装置及其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流缓冲器在应用于生物监测装置中时,可使得所述生物监测装置在急速流动的水体中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流缓冲器,包括水流缓冲板和设置有通孔的进 水板;
所述水流缓冲板与所述进水板平行设置,
所述水流缓冲板遮挡所述进水板上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05cm~1.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监测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流缓冲器、固定装置、防护箱和网架;
依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水流缓冲器和防护箱,所述网架设置于所述防护箱中;
所述防护箱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网架上设置有富集材料;
所述防护箱的侧壁设置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上设置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0.05cm~1.0cm。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呈阵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富集材料的形状为束状、帘状或球状。
优选的,所述网架为多个,所述多个网架平行设置,相邻网架的垂直距离大于3cm。
优选的,所述富集材料在所述网架上呈菱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富集材料在所述网架上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盘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盘底面的固定脚;
所述防护箱设置于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流缓冲器,包括水流缓冲板和设置有通孔的进水板;所述水流缓冲板与所述进水板平行设置,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进水板和水流缓冲板;所述水流缓冲板遮挡所述进水板上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流缓冲器能够减缓水体的流动速度,能够用于生物监测装置中,用于对急速水体的取样,提供了一种生物监测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流缓冲器、固定装置、防护箱、网架和出水板;依照水流方向在防护箱内依次设置水流缓冲器、网架和出水板;所述防护箱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网架上设置有富集材料;所述出水板上设置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在生物监测装置中设置有水流缓冲器,能够减缓流过生物监测装置的水体流速,从而使得水中的生物能够在网架上的富集材料上富集,从而形成生物膜,实现对 水样的采集,利于后期对水样品质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流缓冲器中水流缓冲板和进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监测装置中防护箱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富集材料在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诺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诺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