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0222.2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云;胡明辉;胡平安;陈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B29C45/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7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纳米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产品注塑成型生产中,由于不同的成型材料和成型工艺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因此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成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对于采用NMT工艺技术的纳米成型模具,在注塑时,必须使模具型腔保持恒定的设定温度,如果温度控制不好,使温度超出设定的允许范围,往往会导致注塑塑胶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不够,或者产生披锋、压伤等缺陷,导致产品不良率的升高,同时也会影响生产率。
可见,对NMT工艺模具的温度的调节既关系到最终成型产品的质量,同时又关系到生产效率,因此必须根据要求使模具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以达到产品高品质和生产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稳定的控制模具型腔温度的恒温纳米成型模具,该恒温纳米成型模具能够快速反应模具内部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节模具温度,使模具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包括模仁,还包括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发热件、感温线、温度仪表、隔热板和隔热介子,模仁设置有发热件安装孔,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件安装孔内,隔热板设置于模仁的顶部和底部,隔热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隔热介子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感温线的探头分别设置于模仁的模腔内和发热件上,温度仪表与感温线连接,接收感温线传输过来的温度信号,并显示所述温度信号。
其中,所述恒温装置还包括温控箱,温控箱分别与温度仪表和发热件电连接,对温度仪表传输过来的所述温度信号进行分析后发送控制信号给发热件,控制发热件发热。
其中,所述发热件安装孔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地设置在模仁上。
其中,相邻发热件安装孔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0mm。
其中,所述发热件为发热棒或者发热丝。
其中,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与所述隔热介子的高度相等。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其模仁上安装有发热件用于给模仁加热,同时在模腔里和发热件上连接感温线,用于测量模仁内部和发热件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温度仪表,通过温度仪表可对模仁内部和发热件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模仁内部温度不符合设定温度时,控制发热件发热,确保模仁内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感温线敏感度高,能迅速反应温度的变化,从而可快速调节发热件的发热,使得模仁能始终保持恒定的温度,实现对该纳米成型模具的控温恒温,从而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最终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模仁,
2- 发热件安装孔,
3- 发热件,
4- 感温线,
5- 温度仪表,
6- 隔热板,
7- 隔热介子,
8- 温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恒温纳米成型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模仁1和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发热件3、感温线4、温度仪表5、隔热板6、隔热介子7和温控箱8。
模仁1上设置有多个发热件安装孔2,优选地,发热件安装孔2均匀地设置在模仁1上,相邻发热件安装孔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0mm。发热件3即安装在发热件安装孔2内,发热件3优选为发热棒或者发热丝。
感温线4主要用于测量模仁1的内部和发热件3的温度,其探头分别设置在模仁1的模腔内以及发热件3上,感温线4的输出端连接着温度仪表5的输入端,感温线4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温度仪表5,温度仪表5则将该温度信号显示出来,通过温度仪表可直观的监测到模仁1内部的温度,便于温度控制,温度仪表5的输出端连接到温控箱8的输入端,温控箱8的输出端连接至发热件3,温度仪表5将所述温度信号传输至温控箱8,温控箱8对所述温度信号分析后发送控制信号至发热件3,对发热件3进行发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誉铭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0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防水涂料
- 下一篇: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