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9363.2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管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机构,具体是指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厂中制备天然气或是煤气时,这些气体通常是在低温条件下制成气液,而在制备的气液中通常含有油、水等杂质,从而需要使用气液分离器将需要制备的气体与这些杂质分离开来,使制得的气体纯度更高。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气液分离器不仅结构复杂,不便于检修;而且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资金较多,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气液分离器不仅结构复杂,不便于检修;而且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资金较多,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而且成本低廉的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安装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与筒体同轴,筒体上设置有气液混合进口,在筒体的顶部开有出气孔,在筒体底端的一侧上开有出液口,所述螺旋管的上端与气液混合进口连接,在螺旋管的下端连接有分流器,所述螺旋管的旋转半径为150~200㎜,所述螺旋管内上侧开有小孔,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安装在螺旋管的正上方且与筒体内壁连接,挡流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正对出气孔,在所述通孔上还安装有除雾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力分离与离心分离的双重分离方式对气体进行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工作时,气液混合流体由气液混合进口进入到螺旋管中,在螺旋管中产生离心加速度,使得流体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相对密度较大的液体在螺旋管的外下侧聚集,相对密度较小的气体在螺旋管的内上侧聚集,大部分聚集的气体通过螺旋管上开设的小孔流出螺旋管,气体利用离心加速后的惯性作用,进入通孔上的除雾机构,由除雾机构将气体中残余液滴清除,保证在出气孔中气体的纯度;在螺旋管中流出的液体在分流器的分流作用下开始沉降,在沉降过程中,液体由于重力原因开始下沉至筒体底部,由出液口排出;其中,减小螺旋管的旋转半径能够有效提高气液的分离效果,将螺旋管的旋转半径设置为150~200㎜,可使分离效果达到最佳,当螺旋管的旋转半径高于200㎜时,使得气液的分离效果逐渐降低;当螺旋管的旋转半径低于150㎜时,气液在螺旋管中的停留时间减短,进而造成筒内压降的损失增加,气液的分离效果同样降低。
所述除雾机构包括多个垂直并排设置的波形板、支撑横杆和过滤网,所述波形板的中部倾斜设置有侧板,波形板固定在支撑横杆上,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波形板上。在离心分离后,从螺旋管中流出的气体中会残留少部分的液滴,在过滤网与波形板的双重过滤下,液滴被附着在波形板上,保证了从出气口中流出的气体的纯度。
在所述筒体的底端开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置有止回阀。在长时间的分离工序后,筒体底部积累了较多的液体残留,通过设置在排污口上的止回阀,工作人员可快速对筒体内部进行清理,以提高分离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所述侧板与波形板所成的夹角为35°~40°。波形板的中部设置的侧板可加强对气体中残留的液滴的清理,在气体通过波形板时侧板可对其进行阻挡,气体遇到阻碍后会绕过障碍物继续流动,而气体中残留的液滴则被粘附在侧板壁上,液滴最终沿着侧板壁落入筒体底部,进而完成对残留液滴的清理;侧板与波形板所成的夹角为35°~40°,可保证对液滴的阻挡效率,而又不会影响气体的流通。
所述螺旋管的高度为450~550㎜。螺旋管的高度可影响气液在离心分离的效率,高度设置在450~550㎜ 之间,能够使得气体在螺旋管的前几圈中通过小孔流出螺旋管,减小在分离器中气体的残留量,大大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安装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与筒体同轴,筒体上设置有气液混合进口,在筒体的顶部开有出气孔,在筒体底端的一侧上开有出液口,所述螺旋管的上端与气液混合进口连接,在螺旋管的下端连接有分流器,所述螺旋管的旋转半径为150~200㎜,所述螺旋管内上侧开有小孔,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安装在螺旋管的正上方且与筒体内壁连接,挡流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正对出气孔,在所述通孔上还安装有除雾机构;减小螺旋管的旋转半径能够有效提高气液的分离效果,将螺旋管的旋转半径设置为150~200㎜,可使分离效果达到最佳,当螺旋管的旋转半径高于200㎜时,使得气液的分离效果逐渐降低;当螺旋管的旋转半径低于150㎜时,气液在螺旋管中的停留时间减短,进而造成筒内压降的损失增加,气液的分离效果同样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9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以及其构成的LED灯具和灯组
- 下一篇:导光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