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感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9065.3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 | 分类号: | G08B1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感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防盗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一种智能报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了居民家庭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线发射和接受系统来感应是否有人闯入,如果探测到有人闯入,那么系统的声光报警电路会发出警鸣声给人们以提醒。
现有电路采用主动式红外感应,工作时,来人只需站在门口前电路就可自动发声,多谐振荡NE555等元件组成红外发射电路,振荡频率在40kHZ左右,输出电流为100-200mA,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40kHZ调制红外脉冲信号。这种结构虽然原理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天气和温度的变化,电感和电容的值会产生变化,主要是电容变化大,这样就会造成接收失调,不能频率,电路在有人来时,也不发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强的一种红外感应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红外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HF-15红外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红外感应电路,
HF-15红外发射模块包括HF-15芯片,HF-15芯片的5引脚和6引脚通过开关SK接电源,3引脚和4引脚接型号为PH303的发光二极管,1引脚和2引脚通过电位器RP1连接;
接收模块包括HJ-15芯片,HJ-15芯片的1引脚和2引脚接PH302的红外接收管,HJ-15芯片的3引脚和6引脚接有三极管VT,三极管VT作为红外感应电路的电源开关;
红外感应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热释电感应探头、前置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和延时报警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X1A和放大器X2B,
放大器X1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接电源正极,通过电阻R5接电源负极,电阻R3和电阻R5组成1/2Vcc偏置,放大器X1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消振电容C3接电源负极,
放大器X2B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电源正极,通过电阻R8接电源负极,电阻R7和电阻R8组成1/2Vcc偏置,放大器X2B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消振电容C6接电源负极,
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X3C、运算放大器X4D,运算放大器 A1 输出端连接二极管VD1阳极,运算放大器 A2 输出端连接二极管VD2阳极,二极管VD1和二极管VD2的阴极接有电阻R14,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1,
延时报警电路包括NE555定时器,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NE555D定时器,NE555D定时器的3引脚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扬声器,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负极。
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且大部分是常用集成块,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红外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HF-15红外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红外感应电路,
HF-15红外发射模块包括HF-15芯片,HF-15芯片的5引脚和6引脚通过开关SK接电源,3引脚和4引脚接型号为PH303的发光二极管,1引脚和2引脚通过电位器RP1连接;
接收模块包括HJ-15芯片,HJ-15芯片的1引脚和2引脚接PH302的红外接收管,HJ-15芯片的3引脚和6引脚接有三极管VT,三极管VT作为红外感应电路的电源开关;
红外感应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热释电感应探头、前置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和延时报警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X1A和放大器X2B,
放大器X1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接电源正极,通过电阻R5接电源负极,电阻R3和电阻R5组成1/2Vcc偏置,放大器X1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消振电容C3接电源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捷康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9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红外监控无线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监控摄像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