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热式褐煤干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901.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晋安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热式 褐煤 干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馏炉,具体涉及一种外热式褐煤干馏炉。
背景技术
全世界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t,约占全球煤炭储量的 40% -50%。我国褐煤探明保有储量1300亿t,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 13%左右,另有褐煤预测资源量1903亿t。我国褐煤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最多, 约占全国褐煤保有储量的3/4;以云南省为主的西南地区的褐煤储量约占全国的1/5;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褐煤仅占全国的5%左右。
褐煤毛细孔发达,氧含量高(无水无灰基20%左右),内水丰富,全水分高达30~50%,热值较低,且热稳定性较差,易风化和自燃,不宜长距离运输和贮存。直接作为大规模气化原料又有很大局限性,目前主要用作局部地区动力燃料,开发率较低,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5%。各地政府期望早日利用当地褐煤资源。褐煤提质技术是适合的高效利用途径,有利于提高我国褐煤资源利用水平,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国内采用的褐煤提质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将褐煤中水分干燥到15%以下,获得高热值的褐煤,如将这种褐煤长期存放在室外,又会出现返吸水份现象,热值会再次降低;二是通过内热式的加热方法,产生半焦、粗煤气及焦油产品。褐煤提质为半焦后,返吸率大大降低,但此法生产的煤气热值低、焦油品质差,对后续利用煤气和煤焦油带来很大困难,且因为粗煤气中所含废气量较多(大约为55%以上),使得粗煤气冷却设备、管道大大增加,生产中水、电消耗也相应增加,这不仅加大了建设投资,也增加了生产运行成本。
现有褐煤外热式干馏,荒煤气导出通常是直接上行穿过干馏煤层,由干馏室的顶部排出。由于褐煤含水量较高,荒煤气上行时受到的阻力较大,阻碍了荒煤气的顺利导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热式褐煤干馏炉,其炭化室干馏段内部设置集气室以导出荒煤气,使干馏荒煤气导出更为顺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热式褐煤干馏炉,包括炉顶区、炭化室、集气室、燃烧室、蓄热室,炉顶区顶部设置有多个装煤孔、多个看火孔和上升管安装孔,所述装煤孔均匀设置在炭化室的长向中心线上,所述多个看火孔均匀设置在燃烧室的长向中心线上,所述上升管安装孔设置在炭化室的一侧且与装煤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炭化室为多个,整个炭化室在高向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干馏段,下部为排焦熄焦段;所述干馏段的两侧均设置有沿炭化室长度方向设置的燃烧室,相邻两个炭化室共用一个燃烧室,且干馏段的高度与燃烧室的高度相等;所述每个炭化室干馏段中央均沿炭化室长度方向设置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两边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集气孔,集气室上部设置有Ⅰ型篦子砖,所述I型篦子砖与其上部的集气室空间构成荒煤气通道,所述荒煤气通道与上升管安装孔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荒煤气出口,所述荒煤气出口通过上升管与安装孔连通;所述炭化室排焦熄焦段的底部设置排焦口;
所述燃烧室沿长度方向用横墙竖向均分成多个立火道,每个立火道均与炉顶区的看火孔一一对应并连通;每个燃烧室下部均沿燃烧室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个蓄热室,每个蓄热室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隔墙;所述炭化室排焦熄焦段两侧的蓄热室主墙下部均设置有两排熄焦煤气孔,每个蓄热室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斜道口,所述并列设置的两个蓄热室相对的两个斜道口对应同一个立火道,每个蓄热室均通过斜道口与各自上方对应的燃烧室的立火道连通;每个蓄热室底部均设置有小烟道,每个小烟道同蓄热室一样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隔墙;所述小烟道上部设置有Ⅱ型篦子砖,小烟道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清扫孔;
所述排焦熄焦段的高度与蓄热室和小烟道的高度和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室每边侧壁的集气孔为上中下三排,所述每排集气孔的数目均为多个。
根据单个燃烧室长度的不同和,所述看火孔的数目一般设置为15-25个。
根据单个炭化室长度的不同和,所述装煤孔的数目一般设置为3-6个。
所述两排焦熄煤气孔18为上下两排布置。
装煤孔上还设置有装煤导管、加料阀和缓冲煤仓。
为确保炉顶区有足够的强度,炭化室盖顶砖采用硅砖可大大减少因砖的材质问题而产生的裂纹、断裂;并且采用强度大,隔热效率高的漂珠砖和高强隔热砖代替传统焦炉采用红砖和普通隔热砖,可减少炉顶散热、变形,同时也方便了焦炉砌筑。
在炭化室中间增加了集气室,荒煤气横向进入集气室,减少了气流阻力,使荒煤气的导出更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晋安,未经杜晋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轨式多功能木工机械
- 下一篇:一种冲孔泡棉复合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