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6675.8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H01M2/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车用铅酸蓄电池在充电的末期会有少量的气体经由注液嘴的内孔排出,一般会在注液嘴上安装安全阀,当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气压推动安全阀打开,从而避免气压过大引起的爆炸。
可是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仅靠内孔与安全阀的接触面,气体压强经常在警戒数值时依然无法推开安全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可增大蓄电池排出的气体与安全阀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安全阀无法打开的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上盖的表面设有若干注液嘴,每个注液嘴设有用于配合安全阀的环形槽,每个注液嘴包含一个内孔,环形槽设于内孔的外周,环形槽与内孔之间形成筒体,筒体的上端面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且两个凹槽设于内孔直径的两端。使气体因凹槽增加的对安全阀的压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缘设有四个凹槽,四个凹槽等间隔设置在筒体的上端面。进一步使气体因凹槽增加的对安全阀的压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内孔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内孔的底端口部凸出于上盖的下底面。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增大的内孔可降低经内孔排出的气体的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内孔上端的直径为9mm-10mm,下端的直径为7mm-8mm。避免5mm的内孔直径阻碍富液壶内的酸液进入蓄电池内部。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注液嘴均设于上盖的上表面,且所有注液嘴上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方便安全阀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边缘均布有六个凸起。保持上盖与下方其他部件安装时留有均匀的缝隙,便于环氧树脂胶填充,达到良好密封的目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注液嘴内孔的筒体上缘添加凹槽,增大了蓄电池由内孔排出的气体与安全阀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对安全阀的压力,使气体达到一定压强时,安全阀能顺利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上盖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六个注液嘴1,所有注液嘴1上端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每个注液嘴1均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安全阀的环形槽6,注液嘴1还包含一个圆形的内孔2,环形槽6设于内孔2的外周,环形槽6与内孔2之间形成环形的筒体3,筒体3在与内孔2上端端面齐平的上缘设有两个凹槽4,且两个凹槽4设于筒体3的同一条直径上。内孔2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增大,内孔2的筒体3底端凸出于注液嘴1底面外,自下而上内径逐渐增大的内孔可降低经内孔排出的气体的气压。当蓄电池密封后,安全阀(图中未示出)一一对应扣置在注液嘴1上,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会产生气体,凹槽4增加了气体与对安全阀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对安全阀的压力,使气体达到一定压强时,安全阀能顺利自动打开,而对称分布的凹槽4是安全阀的受力均匀。内孔2的直径最大处(即内孔2上端)为9.5mm,也可以是9mm或10mm或9mm-10mm中的其他尺寸,内孔2的直径最小处(即内孔2下端)为7.5mm,也可以是7mm或8mm或7mm-8mm中的其他尺寸,可避免5mm的内孔直径阻碍富液壶内的酸液进入蓄电池内部。上盖的下表面边缘均布有六个凸起5,保持上盖与下方其他部件安装时留有均匀的缝隙,便于环氧树脂胶填充,达到良好密封的目的。
实施例二
见图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每个注液嘴1的内孔2的筒体3上设有四个凹槽4,四个凹槽4均布在环形的筒体3上,可进一步增大凹槽4与安全阀的接触面积。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6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