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950.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海洋 |
地址: | 43002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 网络 空调 启闭 改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电信网络的环保和节约能源,可通过风机和空调的配合实现节能效果,当室外环境满足开启条件时,关闭空调,借助本系统提供的给排风系统,启动风机,不断的引入低温的室外空气,排出高温的室内空气,给机房设备散热。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系统控制空调处于工作状态,满足机房要求。即通过合理减少空调的工作时间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而如何改造现有的空调以配合实现上述节能效果,则成了现有的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通过风机和空调的配合实现节能效果,而如何改造现有的空调以配合实现上述节能效果,则成了现有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电源线路接入空调电路板中的整流过滤电容的两端以得到电力;
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电源线路设有风机控制接点;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合接点和第二继电器的静合节点串联接至空调面板按钮开关的两端;
所述第三继电器串联至空调电路板的电源上。
其中:所述风机控制接点连接至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室内温度探测器和室外温度探测器。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2、可有效控制空调的配合开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2显示了空调面板按钮开关控制示意图。
图3显示了空调电路板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
所述电信网络的空调启闭改制系统包含第一继电器11、第二继电器12和第三继电器13,为节约能源,所述第一继电器11、第二继电器12和第三继电器13的电源线路接入空调电路板中的整流过滤电容14的两端,以得到12V电力。
且所述第一继电器11、第二继电器12和第三继电器13的电源线路设有风机控制接点15,所述风机控制接点15可手动,也可自动控制,既将风机控制接点15连接至一控制装置(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室内温度探测器和室外温度探测器。
参见图2,所述第一继电器11的动合接点和第二继电器12的静合节点串联接至空调面板按钮开关16两端。
参见图3,所述第三继电器13串联至空调电路板的电源上。
由此,在需要空调开启时:当需要空调启动时,其风机控制接点15闭合,第三继电器13动作,给空调电路板提供电源,第一继电器11和第二继电器12分别动作,给空调面板按钮开关16提供脉冲,启动空调。
在需要关闭空调时,风机控制接点15断开,第三继电器13停止工作,其动合接点断开,空调控制板无工作电源,空调即停机。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11的延时时间为4″,第二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为5″,第三继电器13的延时时间为1″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2、可有效控制空调的配合开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电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