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杆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642.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鸿;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摩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30 | 分类号: | B01F7/3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搅拌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机很多都采用螺杆搅拌,但大部分都是单螺杆搅拌,或者是两个相互之间无必然关系的螺杆搅拌。这种搅拌方式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尤其是需要对密度不同、刚柔性不同、粘性不同的混料搅拌均匀,就更显得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螺杆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螺杆搅拌机,包括筒体、具有输出轴的电机、套装在所述输出轴并与之转动固定的轴套、与所述轴套一体连接的双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双臂端部并与之转动固定的轴A和轴B,所述轴A和轴B均伸入所述筒体中,所述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主蜗轮,所述轴套端部内壁具有齿圈,所述轴A和轴B分别固连有副蜗轮A和副蜗轮B;还包括蜗杆A和蜗杆B,所述蜗杆A一端与所述主蜗轮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蜗轮A配合连接,所述蜗杆B一端与所述主蜗轮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蜗轮B配合连接;所述主蜗轮与所述齿圈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双螺杆搅拌机为对称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轴A长于轴B,且所述轴A与所述筒体底部相贴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螺杆不仅自身转动,还能以双臂为轴发生公转,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筒体,2-电机,3-轴套,4-臂,5-轴A,6-轴B,7-主蜗轮,8-齿圈,9-副蜗轮A,10-副蜗轮B,11-蜗杆A,12-蜗杆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2所示,双螺杆搅拌机,包括筒体1、具有输出轴的电机2、套装在所述输出轴并与之转动固定的轴套3、与所述轴套3一体连接的双臂4、分别设置在所述双臂4端部并与之转动固定的轴A 5和轴B 6,所述轴A5和轴B6均伸入所述筒体1中,所述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主蜗轮7,所述轴套3端部内壁具有齿圈8,所述轴A 5和轴B 6分别固连有副蜗轮A 9和副蜗轮B 10;还包括蜗杆A 11和蜗杆B 12,所述蜗杆A 11一端与所述主蜗轮7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蜗轮A 9配合连接,所述蜗杆B 10一端与所述主蜗轮7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副蜗轮B 10配合连接;所述主蜗轮7与所述齿圈8配合连接。所述双螺杆搅拌机为对称结构。所述轴A 5长于轴B 6,且所述轴A 5与所述筒体1底部相贴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摩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摩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换热功能的真空装置
- 下一篇:头部按摩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