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809.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佰兴;周敏宏;周敏伟;周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塑井 偏心 收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
背景技术
塑料检查井是用在建筑小区、城乡市政、工业园区、旧城改造等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管道埋深不大于8m,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检查用的塑料一体注塑而成的井状构筑物;为了方便检修人员下井作业,检查井的井筒内壁上设置了阶梯,由于井口的直径不会像井筒的直径那么大,因此收口的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成偏心状设置,这样检修人员才能安全快捷的通过阶梯上下井。
塑料检查井长埋地下,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被腐蚀,尤其是偏心收口特殊的结构,一旦腐蚀溃烂,势必会降低井体的受力强度。中国专利号为ZL201010191441.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加筋检查井,包括井座和/或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座和/或人孔外壁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和/或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相互交叉,这种加筋检查进在偏心收口上设置了多种多条加强筋,强有效地保证了受力强度,适合应用埋设很深的市政井;但这样的结构耗材太多,生产成本过高,使其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对于一般埋设较浅的小区井来说,对于检查井受力强度的需求不是很高,这种高强度的加筋检查井就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埋深较浅的塑料检查井受到标高限制,受力强度要求相对于深井来说要求较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通过结构的改进,保证足够的受力强度的同时减少耗材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包括上承接口、下承接口和用于连接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由内向外凸起若干个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上部与上承接口固定连接,下部通过至少一块第一加强筋板与下承接口固定连接。
根绝实际应用场合,适当增加受力强度,所述任意相邻的二个中空壳体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筋固定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增加强度,所述上承接口的外侧面上凸起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每个所述中空壳体的上部与一条纵向加强筋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承接口的内壁上,沿径向延伸出第一唇边,所述第一唇边的下表面与上承接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所述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板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作为优先,所述下承接口还包括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唇边,所述第二唇边设置在连接部与下承接口的连接处,每个所述中空壳体的下部通过二块第一加强筋板与第二唇边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与上承接口的连接处的轨迹为由低到高,再到低,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由小到大,再到小沿所述连接部均匀排列。
所述上承接口和下承接口的轴心线平行,并且两条轴心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若干个中空壳体中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对称面的交汇处,所述下承接口的轴心线位于所述最大的一个中空壳体位和所述上承接口的轴心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上承接口包括直连部,所述直连部延伸至下承接口并与下承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直连部上设置有多个下端与第二唇边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强筋,所述直连部与第二唇边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板。
另外,所述浅塑井偏心收口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浅塑井偏心收口利用中空结构和加强筋板的结构,在保证了一定受力强度同时,使材料的使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在埋设较浅的小区井,经济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浅塑井偏心收口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承接口,2、下承接口,3、中空壳体,4、第一加强筋板,5、横向加强筋,6、纵向加强筋,7、第一唇边,8、第二加强筋板,9、第二唇边,10、连接部,1-1、直连部,11、对称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护筒钢框架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神经阻滞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