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696.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勇;程洁红;郑纯智;李蔚;文颖频;舒莉;葛笑;张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化学实验的小型的高压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有机合成、晶体晶化、污染物消解等反应中经常要使用耐腐蚀的高压反应釜。为了能够满足耐腐蚀和抗高压的要求,反应釜通常由不锈钢外套和聚四氟乙烯内胆组成。在装釜时,不锈钢外套中的釜盖必须上紧,否则在高压下有毒和腐蚀性物质会泄露。由于高压反应釜外套是硬的不锈钢,而聚四氟乙烯内胆是相对较软的聚四氟乙烯,如果釜盖在已经达到密封要求的情况下,继续拧以致拧的过紧,会造成聚四氟内胆的损坏和高压反应釜丝扣连接部位的损坏。
另外,市场上高压反应釜的规格一般有25mL、50mL、100mL和200mL。但是每次反应时一个不锈钢外套只能配合相对应的一个聚四氟乙烯内胆,因此一个高压反应釜一次反应过程只能出一份产品,反应的效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釜盖上紧定位功能、一次能够处理一份以上样品的高压反应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反应釜,包括不锈钢外壳和聚四氟乙烯内胆,不锈钢外壳包括不锈钢罐体、釜盖和不锈钢托盘,内胆放置在不锈钢罐体内部;不锈钢托盘设置在不锈钢罐体的底部,不锈钢罐体的上部外周表面设有螺纹,不锈钢罐体与釜盖通过螺纹连接固定;高压反应釜还包括垫块;垫块放置在内胆的上表面上方,垫块的外径比不锈钢罐体的内径小1.5mm~2.5mm,垫块的上表面高出不锈钢罐体的上端面0.4mm~0.6mm。
进一步的,内胆的底面下方设置下垫片,下垫片的厚度为0.8mm~1.2mm;内胆与不锈钢外壳1的不锈钢托盘之间隔着下垫片。
作为优选的,内胆与不锈钢罐体之间还设有内衬套,内衬套为上下两端敞口的圆筒形,内衬套放置在不锈钢外壳1的不锈钢托盘上;内胆及其下方的下垫片位于内衬套内部,内胆的上方设置内衬套垫块,内衬套垫块的外径比内衬套的内径小1.5mm~2.5mm,内衬套垫块的上表面高出内衬套的上端面0.4mm~0.6mm;垫块放置在内衬套垫块的上端面上方。
作为优选的,内衬套内按照上下方向设置两个内胆,两个内胆之间由内胆垫片隔开。
作为优选的,将内胆、下垫片、内衬套和内衬套垫块组成一组内胆组件;不锈钢罐体内设置2~4组内胆组件。
上述2~4组内胆组件的内衬套垫块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垫块放置在两组内胆组件的两个内衬套垫块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或内胆组件放置在不锈钢外套中后,其上方还分别放置一块垫块,垫块的上表面高出不锈钢外壳的罐体的上端面,因此当釜盖向下旋转与罐体固定时,向下旋转到一段后釜盖的下表面会碰到上垫块,使得釜盖不能再继续向下旋转拧紧;上垫块起到了釜盖上紧时的定位作用,避免釜盖拧得过紧对外套中的内胆造成损坏或者对釜盖与罐体的螺纹连接部位造成损坏。
(2)本实用新型在不锈钢外壳中从下向上依次叠放2个或2个以上的聚四氟乙烯内胆,或者在不锈钢外壳中的底盘上沿周向并列放置2组或2组以上的内胆组件;使得一个不锈钢外壳可以配合多个聚四氟乙烯内胆使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一次可以处理一份以上的样品,提高了实验效率,也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反应釜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不锈钢外壳1,不锈钢罐体11,釜盖12,不锈钢托盘13;
内胆组件2,内胆21,下垫片22,内衬套23,内衬套垫块24,内胆垫片25;
垫块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高压反应釜包括不锈钢外壳1、聚四氟乙烯内胆21和垫块3(反应釜的搅拌、进料等部件图中未画出)。
不锈钢外壳1包括不锈钢罐体11、釜盖12和不锈钢托盘13。不锈钢托盘13设置在不锈钢罐体11的底部。不锈钢罐体11的上部外周表面设有螺纹,不锈钢罐体11与釜盖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聚四氟乙烯内胆21的底面下方设置下垫片22,下垫片22的厚度为0.8mm~1.2mm(本实施例中为1.0mm);从而内胆21与不锈钢外壳1的不锈钢托盘13之间隔着下垫片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重金属物质的精选和回收工艺
- 下一篇:机械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