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离心泵内置水冷轴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582.8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晨;姜大连;邱勇;郭红云;刘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离心泵 内置 水冷 轴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轴封结构,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套在立式离心泵中的水冷轴封结构。
背景技术
立式离心泵的结构特征是电机与泵上下同轴直联,泵轴封位于两者之间,其作用是防止水泵运行时载压水顺泵轴渗入到电机内。船用立式离心泵因工作环境不同于陆地,故对泵轴封有更高的密封要求,当代配套船用立式离心泵的轴封首选具有自动补偿密封功能的机械密封件。立式离心泵运行时,机械密封件的动环旋转速度在9m/s~16m/s之间,在如此高的线速度下,动、静环摩擦副若得不到必要的冷却,温度会迅速升高,过高的温度将导致动、静环摩擦副烧损。即使摩擦副没有被高温烧损,一旦与常温的冷却水接触,动、静环因两者温差大易造成开裂,从而造成机械密封件失效并引发配套电机烧损事故。本行业通常采用容积式蓄水结构或外置专用冷却水通道来解决机械密封件水冷问题,现有技术尽管有效,能够达到预期。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结构相对复杂,体积大,制造难度大等显而易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水冷效果好的立式离心泵内置水冷轴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立式离心泵内置水冷轴封结构,它由电机、托架、泵轴、泵盖、机械密封件、叶轮和泵体共同组成立式离心泵。所述泵盖安装在泵体朝上的敞口内,位于泵体内腔中的叶轮配有泵轴,垂直朝上的泵轴从泵盖中部的内孔穿出套接电机输出轴,在泵轴与泵盖结合处配装机械密封件作为轴封。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泵盖面朝叶轮的内端面上设有斜置通孔沟通机械密封件。
上述结构中,斜置通孔起始位置位于泵盖内端面台阶处,斜置通孔直径为Φ5mm~Φ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由设在泵盖上的斜置通孔引入泵体内腔载压的水直接冷却机械密封件,此内置水冷结构简单、紧凑,不占空间;
2、轴封得到冷却水源与泵运行同步,水冷及时、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立式离心泵内置水冷轴封结构,它由电机1、托架2、泵轴3、泵盖4、机械密封件5、叶轮6和泵体7共同组成立式离心泵。所述泵盖4安装在泵体7朝上的敞口内,位于泵体7内腔中的叶轮6配有泵轴3,垂直朝上的泵轴3从泵盖4中部的内孔穿出套接电机1输出轴,在泵轴3与泵盖4结合处配装机械密封件5作为轴封。为了给轴封提供最简便的水冷条件,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泵盖4面朝叶轮6的内端面台肩处设有斜置通孔4.1,该斜置通孔4.1直接沟通安装在泵轴3上的机械密封件5。斜置通孔4.1在立式离心泵起动后,即能从泵体7内引出微量的具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水流冷却机械密封件5。由于机械密封件5的动、静环密封副及时得到足量的水流冷却,不会发生机械密封件5的动、静环密封副过热问题,在同步冷却条件下不会发生急冷造成机械密封件5的动、静环开裂事故。
本实用新型中,设在泵盖4内端面上的斜置通孔4.1横截面尺寸大小,直接决定引出水流量的多少。为了便于制造,斜置通孔4.1为圆孔,其直径Φ4mm~Φ8mm。当然,斜置通孔4.1的横截面为其它常见几何形状,且横截面积相等的技术方案也属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筹。斜置通孔4.1的横截面积大小取决于配套泵的规格大小,100m3/h以上规格取大尺寸,反之取小尺寸。若斜置通孔4.1的横截面尺寸过大,从泵体7内腔引出过多的水流,必然降低泵运行效率,显得十分不经济。斜置通孔4.1的横截面尺寸过小,一方面是引出的水流太少,不能满足配套泵的轴封冷却要求,另一方面易发生堵塞,从而恶化轴封的工作环境。本实施例为规格80m3/h的船用立式离心泵,配用的机械密封件5型号为ZH3,设在泵盖4内端面台阶处的斜置通孔4.1为圆孔,其直径6mm,此尺寸的斜置通孔4.1足以满足配套泵轴封的水冷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水冷结构,该结构简单、隐蔽,制作容易,最重要的是做到及时、有效冷却轴封,确保配套泵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