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循环换热的地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572.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平;严君;姜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泰怡金属网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源热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技术,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置垂直地埋管的闭式循环换热的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仅用地热不耗用地下水。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或供冷的新型空调器。由于地热温度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全年正常稳定在10℃~25℃左右,其制冷或制热系数COP可达3.5~4.4,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运行费用仅是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当今时代,地源热泵技术已成为空调节能与环保的发展方向,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普及性应用。现有技术的地源热泵主要通过抽吸地下水,经热交换后再重新压入其它井内,此项开放式换热技术成熟、有效,能够达到预期换热目的。但是,开放式换热需要开凿回灌水井群才能满足回水排放。因回灌水井须相间排列,故占地面积多,施工量大,回注水泵运行成本高,这些不利因素已成为制约地源热泵推广应用的障碍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开放式换热地源热泵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安装快捷,不耗用地下水源,换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廉的闭式循环换热地源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闭式循环换热的地源热泵系统,它包括供氟循环流动的氟回路和供换热介质循环流动的介质回路。所述氟回路由氟管分段依次串连的换热器、换向阀、压缩机、室内机和膨胀阀共同组成。所述介质回路由串连的水管、水泵和换热器共同组成。所述氟回路通过换热器与部分位于地面之上的介质回路相连接成热交换结构。所述换热器为管式夹套换热结构,进出口端分别配装管接头,管接头的直通管与换热器的内置管密封连接,沟通换热器外管内腔的旁通管用于连接氟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水管为设有折弯结构的管道,其主体插埋在地面之下,两只管口位于地面之上,其中一只管口通过水泵与换热器进口端配装的管接头直通管密封连接,另一只管口直接与换热器出口端配装的管接头直通管密封连接,水管主体呈竖置栅栏状,此段直接插埋在地面之下,构成水管内置介质与地热直接换热的结构。
上述结构中,水管直径为20mm~32mm,地埋深度H=30m~60m,位于地面之下的水管展开长度为200m~350m。水管内置介质为水或乙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独立介质回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便捷;
2、介质回路为闭式环道,内置介质循环换热,换热效率高,换热过程中不耗用地下水,仅利用地热,故不破坏安装位置的地下水资源,符合国家环保政策;
3、没有回水压注问题,不要配备压水泵,也不要配备回水井群,从而做到购置成本低、使用费用少、占地小、省去钻凿回水井群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位于地下的水管折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闭式循环换热的地源热泵系统,它包括供氟循环流动的氟回路和供换热介质循环流动的介质回路。所述氟回路由氟管4分段依次串连的换热器3、换向阀5、压缩机6、室内机7和膨胀阀8共同组成,该部件属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介质回路是闭式环形通道,它由水管1、水泵2和换热器3共同组成。水管1中内置介质顺介质回路作循环换热,由于介质回路是闭式环道,循环换热不耗用地下水,仅利用地热。所述氟回路通过换热器3与部分位于地面9之上的水回路相连接成热交换结构。换热器3为管式夹套换热结构,进出口端分别配装管接头3.1,两只管接头3.1的直通管分别与换热器3进出口端的内置管密封连接。沟通换热器3外管内腔的旁通管用于连接氟管4,图1上位管接头3.1的旁通管连接氟管4的出口,图1下位管接头3.1的旁通管连接氟管4的进口。所述水管1为设有折弯结构的管道,其主体插埋在地面9之下,两只管口位于地面9之上,图1中上位的一只管口通过水泵2与换热器3进口端配装的管接头3.1直通管密封连接,图1中下位的管口直接与换热器3出口端配装的管接头3.1直通管密封连接。水管1主体呈竖置栅栏状,此段直接插埋在地面9之下。此结构中,当水管1内置介质在水泵2的驱动下顺介质回路循环,介质循环到地下时直接与地热换热,介质循环到换热器3与氟回路中的氟换热。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泰怡金属网管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泰怡金属网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距离传输红外数字图像的装置
- 下一篇:视频信号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