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林电缆架设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393.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范利军;刘斌;崔浩红;陈萍;潘金红;赵芳;关禄明;崔浩增;杨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803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林 电缆 架设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架设牵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山林电缆架设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电缆的架设工程极其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将电缆一条条的架设在电线杆上,构建电力运输的载体。但是由于电线杆多设置在道路两旁,所以道路两旁生长的树木不利于电缆的架设,树木的枝叶会增大电缆前往下一根电线杆的牵引阻力。工作人员在不砍伐树木的前提下,只能依靠人工用力拉扯电缆并随时调整电缆与树木枝干的位置,工作效率低下。在山林等树木较多的施工现场,树木给电缆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林电缆架设牵引装置,本实用新型方便电缆在树木之间的穿架,提高电缆架设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山林电缆架设牵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通过合页铰接组成中空套筒,中空套筒内设有牵引装置。
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通过合页铰接,第一半圆筒可绕合页周向转动并与第二半圆筒组合成中空套筒。
当需要电缆穿过树木时,将中空套筒穿架在树木的枝干上并稳定其与树木枝干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中空套筒打开,即使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处于非闭合状态,然后将电缆置于第二半圆筒内,并使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处于闭合状态,组成中空套筒,牵引装置牵动电缆向前移动,穿过树木。本实用新型将移动的电缆与树木的接触转换为固定的中空套筒与树木的接触,电缆与树木造成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树木不会对移动的电缆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电缆可以靠牵引装置的牵引移动,方便快捷。当电缆完全穿过树木时,将电缆与中空套筒分离,工作人员取回中空套筒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牵引装置为对压轮,对压轮的轴线与套筒轴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的对压轮包括上压轮和下压轮,上压轮设置在第一半圆筒内,下压轮设置在第二半圆筒内。
对压轮相对转动,牵引电缆向前移动。对压轮可以通过电动机带动,也可仅充当滑动轮,降低人力牵引电缆移动时电缆与套筒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将移动的电缆与树木的接触转换为固定的中空套筒与树木的接触,电缆与树木造成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树木不会对移动的电缆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对压轮相对转动,对电缆进行机械牵引或仅仅充当滑动轮,降低人力牵引电缆移动时电缆与套筒的摩擦,极大方电缆在树木中的穿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山林电缆架设牵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半圆筒1和第二半圆筒2,第一半圆筒1和第二半圆筒2通过合页3铰接组成中空套筒,中空套筒内设有对压轮,对压轮的轴线与中空套筒轴线垂直,对压轮包括上压轮4和下压轮5,上压轮4设置在第一半圆筒1内,下压轮5设置在第二半圆筒2内。
当需要电缆穿过树木时,将中空套筒穿架在树木的枝干上并稳定其与树木枝干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中空套筒打开,即使第一半圆筒1和第二半圆筒2处于非闭合状态,然后将电缆置于第二半圆筒2内,并使第一半圆筒1和第二半圆筒2处于闭合状态,组成中空套筒,此时上压轮3和下压轮4与电缆接触,当需要机械牵引电缆移动时,上压轮3和下压轮4与电动机连接,并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相对转动,带动电缆向前移动,穿过树木;当需要人力牵引时,工作人员手动拉扯电缆一端,电缆在上压轮3和下压轮4的轮面上滑动,穿过树木。当电缆完全穿过树木时,将电缆与中空套筒分离,工作人员取回中空套筒即可。
当处于树木繁密的山林等施工场所时,可以通过在电缆架设途径所经过的树木上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然后按上述方法,将电缆依次穿过相应树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带送带器
- 下一篇:一种普通弯管机双身管弯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