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896.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向开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弹性螺旋折叠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喜欢听音乐的用户群,耳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形各色的头戴式耳机选择非常丰富,便携性也成为评判耳机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耳机,特别是头戴式耳机,头带主要有连接耳机左右两个耳壳和佩戴固定两个作用,用户在佩戴之后,是靠头带的变形和弹性调节来固定在用户的头部,现有的头带方式主要有两种:1. 塑胶结构头戴,主要通过塑胶材料的变形和弹性来连接和佩戴固定,但是由于塑胶材料的变形和弹性调节范围很小,塑胶头带重量较大,佩戴时会对头部有较大的压迫,增加耳机的坚硬和笨重感; 2.不绣钢结构头戴,主要通过不绣钢材料的变形和弹性来连接和佩戴固定,不锈钢材料的变形和弹性调节范围稍大一点,但头带的重量也较大。上述两种头戴都存在缺陷,特别是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尤以佩戴舒适度和便携性较为重要,便携性要求耳机必须可折叠到最小,同时,整个耳机的重量必须做到很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折叠、重量轻的头戴式耳机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重量轻的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对称设于头带两端的两耳壳,所述头带包括:一端分别对称与所述两耳壳固定连接的两耳挂,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耳挂另一端内的弹性空心管,穿过所述弹性空心管且两端固定于所述两耳挂内的螺旋弹簧,穿过所述弹性空心管连接所述两耳壳的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挂由上胶壳和下胶壳固定连接构成,所述上胶壳与下胶壳之间固定设有一圆柱,所述螺旋弹簧两端弯曲形成弯钩环绕所述圆柱,所述上胶壳、下胶壳与弹性空心管的连接端面设有与弹性空心管配合的缺口,固定上、下胶壳后,所述缺口将弹性空心管端部压紧。
所述圆柱为底面设于上胶壳内壁的螺丝柱,所述下胶壳内壁设有一与螺丝柱顶面间隙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中部设有与所述螺丝柱螺孔配合的通孔,所述上、下胶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上胶壳与下胶壳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导线定位架,所述导线定位架底面固定于上胶壳内壁且顶面与下胶壳内壁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带采用螺旋式合成结构,佩戴时所需要的变形和弹性通过将螺旋扭拉成近似半圆所造成的收缩力来实现,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在没有佩戴时可以自动恢复螺旋原始状态,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三维空间范围内将耳机的体积压缩到很小,不需要像传统的头戴手动折叠三四次后才能收藏,便于耳机的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头带折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带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下下胶壳后头带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位置盖上下胶壳的截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1,对称设于头带两端的两耳壳2,头带1包括:一端分别对称与两耳壳2固定连接的两耳挂1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耳挂11另一端内的弹性空心管12,穿过弹性空心管12且两端固定于两耳挂11内的螺旋弹簧13,穿过弹性空心管12连接两耳壳2的导线14。本实施例中,耳挂的尾端向下弯曲,便于耳机佩戴,弹性空心管采用PU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传输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麦克风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