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481.9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伏思静;丁义超;罗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17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模具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易切锻造模具用钢和钢制品,或含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制品在世界各地对钢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生产易切锻造模具用钢加工设施的要求和安装取决于包括环境的影响和成本效率等诸多重要的考虑因素。利用电弧炉(EAF)炼钢在现代炼钢工业中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用在混合包括液态热金属在内的各种加料,并具有生产各种等级钢的能力。但人工操作电弧炉存在危险性,并且数据不准确,结合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准确地操作,并且现有技术加工设备不完整,生产时间过长,效率明显不高。传统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设备存在操作准确性差、生产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设备存在的操作准确性差、生产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该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包括:电弧炉、温度监测器、传感计算机、除渣吸尘器、移动炼钢包、冷凝机、送风器、锻炼钢坯机、轧制成型机、输出带;
电弧炉设置在除渣吸尘器的上面,温度监测器设置在电弧炉的内部,传感计算机设置在电弧炉和温度监测器之间,除渣吸尘器设置在移动炼钢包的上面,起到去渣和除尘的作用,移动炼钢包设置在冷凝机的前面,冷凝机设置在锻炼钢坯机的前面,送风器设置在冷凝机的内部,锻炼钢坯机设置在轧制成型机的前面,轧制成型机设置在加工设备的最后端,输出带设置在冷凝机和锻炼钢坯机、锻炼钢坯机和轧制成型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进一步,移动炼钢包的个数可以设置3个、4个或5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温度监测器和传感计算机,保证了炼钢温度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移动炼钢包,可以沿着预定轨迹自动滑动,实现了安全地转移钢液;设置冷凝机和送风器,使钢坯快速冷凝,节省了生产的时间;设置锻炼钢坯机,提升了锻造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设备准确性高,锻造效果好,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弧炉;2、温度监测器;3、传感计算机;4、除渣吸尘器;5、移动炼钢包;6、冷凝机;7、送风器;8、锻炼钢坯机;9、轧制成型机;10、输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方法的创新。
请参阅图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易切锻造模具用钢的加工装置主要由电弧炉1、温度监测器2、传感计算机3、除渣吸尘器4、移动炼钢包5、冷凝机6、送风器7、锻炼钢坯机8、轧制成型机9、输出带10组成;
电弧炉1设置在除渣吸尘器4的上面,温度监测器2设置在电弧炉1的内部,用于监测温度,传感计算机3设置在电弧炉1和温度监测器2之间,通过温度监测器2控制电弧炉1,除渣吸尘器4设置在移动炼钢包5的上面,起到去渣和除尘的作用,移动炼钢包5设置在冷凝机6的前面,冷凝机6设置在锻炼钢坯机8的前面,送风器7设置在冷凝机6的内部,锻炼钢坯机8设置在轧制成型机9的前面,用于锻造钢坯,轧制成型机9设置在加工设备的最后端,用于制造成品,输出带10设置在冷凝机6和锻炼钢坯机8、锻炼钢坯机8和轧制成型机9之间,起到传输作用。
温度监测器2在传感计算机3控制下可以准确显示电弧炉内部的温度,提高生产的准确性。移动炼钢包5的个数可以设置3-5个,循环在预定的轨道上往返移动,完成运输钢液的任务。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