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漩流排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429.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光;陈德生;邓永亮;邓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漩流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排水管道,具体是指一种降噪漩流排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PVC排水管道内部外部均为光滑结构,在流动过程中不受约束,容易撞击管壁,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而PVC排水管平时内部就是空的,产生的响声使整栋楼的人都能听见,尤其是对于特殊职业者,晚上回家较晚,几乎都是12点以后,此时多数人已经入睡,晚归者洗澡时所排放的废水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楼下居民的正常休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101520120 B”,名称为“建筑排水用漩流降噪接头”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头主体,主体的上、下有主立管接口和侧面有横支管接口,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接头主体包括横支管连接体、上主立管连接体和下主立管连接体,下主立管连接体呈圆台状的漏斗型,在漏斗型内有下导流套,下导流套的内壁制有螺旋筋乙,横支管连接体外径大于上、下立管接口的外径,横支管接口经螺旋倒流水道与横支管连接体相连;上主立管连接体的下口内有上导流套,上导流套的内壁制有螺旋筋甲;螺旋筋甲和螺旋筋乙与上、下导流套均为分体结构,都是后期粘结成型而成。
上述专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螺旋筋甲和螺旋筋乙是单独分体结构设计,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分离,缝隙中漏水,产生水滴声音;制造时工序繁琐,分别制造后还需要安装和焊接,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虽然PVC排水管道中的接头使用了带有螺旋筋的结构,但是连接两层楼之间,即两个接头之间的排水管道内壁没有设置螺旋筋,这部分废水在排放过程中依然产生水流声,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噪漩流排水管,该水管具有较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排水迅速,管道内部不易残留积水,并且具有便于制造,生产方便,便于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降噪漩流排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设有螺旋筋。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上设有接头,接头上部内壁设有与接头上部为一体的第一螺旋筋,接头中部内壁表面光滑,且接有汇流支管,接头底部为漏斗状,且内部设有与接头底部为一体的第二螺旋筋,第二螺旋筋的螺旋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且上端螺旋度与下端螺旋度相差3~5度。
作为优选,所述接头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与连接管为一体的第三螺旋筋。
作为优选,所述汇流支管为两根,呈对称布置在接头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径/筋比为10~18:1。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为110mm,壁厚为3.2mm,连接管内壁第三螺旋筋的条数为6条。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内螺旋筋的螺旋度为10~20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螺旋筋的螺旋度不大于接头内第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的螺旋度。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筋的高度为5~10mm,所述螺旋筋的厚度为3~4mm,所述相邻两根螺旋筋的距离为8~20mm。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与接头连接处设有三角形形状的密封胶槽,所述密封胶槽内涂有密封胶。
采用本技术方案,首先该实用新型的螺旋筋与连接管和接头都是一体结构,通过注塑机模具一次成型,加工方便,简化了安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杜绝了渗漏现象,加工后的各部分通过密封胶连接,防止漏水,连接强度大,并且经过计算与实际验收,所采用的螺旋度静音效果较佳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螺旋筋的设计,增加了下水管的刚度,更加耐用,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降噪漩流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所示:1、接头,2、第一螺旋筋,3、汇流支管,4、第二螺旋筋,5、连接管,6、第三螺旋筋,7、密封胶槽,8、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降噪漩流排水管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