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114.9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王司暾;刘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电机 引出 线塑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电机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干衣机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接线柱3在电机壳体1内的位置为正三角形排列,如图1所示,在一些情况下限制了塑壳在压缩机内的安装,例如,在压缩机内空间有限或接线不便时,塑壳往往会存在安装困难的问题。
申请号为20081018402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体化电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单元、具有电机壳体的电机单元、连接机壳、曲轴、端盖以及引出线机构,其中的引出线机构密封装配于形成在电机壳体、连接机壳和端盖中的任何一个上的开孔处,包括金属支架以及绝缘且密封延伸穿过金属支架的导电柱,其中引出线机构的结构本身仍然十分固定,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外形尺寸改善,还可以起到防止误接线作用的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包括电机壳体、接线柱,所述的电机壳体内设有沟槽,该沟槽设有三个,所述的接线柱的数量与沟槽相对应,安装在电机壳体内设置的沟槽内,三个接线柱成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排列,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角度为10-40°。
所述的沟槽相互平行设置。
设置在中间沟槽内的接线柱与设置在两侧沟槽内的接线柱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在两侧沟槽内接线柱之间的距离。
设置在中间沟槽内的接线柱靠近电机壳体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压缩机接线,常规的引出线塑壳接线柱位置呈正三角形排列,在压缩机内空间有限或接线不便时,塑壳往往安装困难。通过对塑壳重新设计,使接线柱之间距离不等,塑壳外形尺寸能够得到改善,同时可以起到防止误接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机壳体、2为沟槽、3为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机壳体1以及接线柱3,在电机壳体1内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沟槽2,每个沟槽2内均设有一个接线柱3,与现有的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的不同之处在于,三个接线柱3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排列在电机壳体1内,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角度为10-40°,在本实施例中,底角的角度为30°,设置在中间的沟槽2内的接线柱3与设置在两侧沟槽2内的接线柱3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在两侧沟槽2的内接线柱3之间的距离,另外,设置在中间沟槽2内的接线柱3靠近电机壳体1的内侧。通过使三个接线柱3位置等腰三角形排列,将中间一个接线柱3的位置内移,可减少接线盒宽度尺寸。另外还可以改善压缩机电机引出线塑壳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