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的水肥定向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357.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云慧;祁永;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2 | 分类号: | 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山 荒山 灌木 栽植 水肥 定向 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旱区生态建设植被水分与肥力可持续供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生态修复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矿山及荒山生态恢复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植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前期养护过程中水肥流失严重,且植物长期生长过程中水分与养分的可持续供给不足,导致植被退化,或后期养护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中存在的植物养护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用于收集雨水及灌溉水,同时实现水肥的定向供应,为苗木水肥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包括:
集水区,是一开放式的槽体,对角设置,外壁膜、侧壁膜和槽底膜为防渗透膜,内壁膜可透水,栽植苗木的现场填充槽体,填充物为保水素、陶粒、山皮砂、草炭;
缓释肥区,是一开放式的槽体,对角设置,外壁膜、侧壁膜和槽底膜为防渗透膜,内壁膜可透水,栽植苗木的现场填充槽体,填充物为无机肥、缓释肥、有机肥、作物秸秆、草炭;
栽植穴区,是由积水区和缓释肥区内壁膜构成的圆柱形区域,与苗木种植穴大小一致,无底。
优选的是,所述装置直径为种植穴直径的2倍,深度为种植穴深度的1/2,使用时装置顶端与地面高度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集水区和缓释肥区为对角设置,受力均匀,其外壁膜、侧壁膜和槽底膜为防渗透膜,内壁膜为渗透膜。
优选的是,所述集水区填充物主要为保水素+陶粒+山皮砂+草炭,填充物比例可视植物种类和现场土壤条件决定。
优选的是,所述缓释肥区填充物主要为无机肥、缓释肥、有机肥、作物秸秆、草炭,填充物比例可视植物种类和现场土壤条件决定。
优选的是,所述栽植穴区与苗木种植穴大小一致,栽植穴区直接置于种植穴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实现水肥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苗木种植穴周围设置集水区及缓释肥区,一方面可以起到集水器的作用,收集灌溉水和雨水,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向外围区域和土壤深层渗透流失,使收集的水分向种植穴方向渗透;另一方面,缓释肥区的养分可通过缓释肥区与栽植穴区的水势差随水分渗透到种植穴供植物吸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水肥定向供应的装置,包括:集水区1,是一开放式的槽体,对角设置,外壁膜4、侧壁膜5和槽底膜6为防渗透膜,内壁膜 7可透水,栽植苗木的现场填充槽体,填充物为保水素、陶粒、山皮砂、草炭;缓释肥区2,是一开放式的槽体,对角设置,外壁膜4、侧壁膜5、和槽底膜6为防渗透膜,内壁膜7可透水,栽植苗木的现场填充槽体,填充物为缓释肥、有机肥料、作物秸秆、草炭;栽植穴区3,是由集水区1和缓释肥区2的内壁膜7构成的圆柱形区域,与苗木栽植穴大小一致,无底部。
当栽植苗木8时,集水区1和缓释肥2区可收集灌溉水和雨水,外壁膜4和槽底膜6可阻止水分向外围和地下流失,在水势差的作用下,水分通过内壁膜7流向栽植穴区3。缓释肥区2的速效养分随着水分的流动流向栽植穴区3。所以,只要集水区1和缓释肥区2与栽植穴区3存在水势差,就能实现水、肥向栽植穴区的定向供给。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雾化三维冷裱复合纸
- 下一篇:一种从生物质原料中提取纤维素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