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直埋管道低耗能滚动管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8712.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葛建中;薛瑞方;宦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苏夏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5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管道 耗能 滚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托架,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直埋管道低耗能滚动管托,用于在热网工程中对工作管道进行支撑。
背景技术
隔热管托是热网管道工程重要的组成件,它的结构既要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承受工作管道荷载,保证工作管道安全运行,又要具有隔热措施,隔断管托热桥,减少管托散热损失,保证工作管道经济运行。
在国家“节能减排”国策推动下,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结构形式的隔热管托层出不穷,但一般都是采用工作管与上、下管夹间夹以隔热瓦块作为承压、隔热结构,如图1~2所示,现有的隔热管托包括上瓦块1、下瓦块2、上管夹3、下管夹4和支架5,支架5与外护套管之间通过导向元钢6相对滑动,虽然在隔断管托热桥,减少管托热传导热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管托制作产品材料成本高,上瓦块1和下瓦块2通过上管夹3和下管夹4固定在工作管上,通过对热网工程管托运行情况与隔热瓦块承载工作管道荷载力学分析,上瓦块1不承载工作管荷载,如同虚设,反而增加价格昂贵的隔热瓦块用量,同体积瓦块价格是保温材料的近30倍,大大增加隔热管托的制作材料成本。
2、增加了管托上部散热损失,经过对热网工程管道散热损失测试,工作管道上部散热损失约为下部的2倍,应对工作管道上半圆加强保温,但采用了上、下隔热瓦块管夹式结构后,由于上瓦块1的存在,占据了管托上部保温层空间,使管托上部保温层厚度减薄,瓦块抗压强度虽高,但隔热效果没有保温材料好,增加了管托上部散热损失,隔热效果不理想。
3、这种管夹式结构,增加了瓦块用量,而瓦块容重约为保温材料的10倍,将增加管托重量,增加工作管道荷载与推力。
4、支架5与外护套管之间通过导向元钢6相对滑动,滑动摩擦系数大,对固定点摩擦推力大,另外外护套管一般采用双面焊螺旋卷焊钢管,导向元钢6在钢制外护套管内滑动时,易被套管内螺旋卷焊焊缝卡死,影响工作管道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隔热管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直埋管道低耗能滚动管托在不影响承载工作管道载荷的功能和隔热效果前提下,改进了管托结构和支撑方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直埋管道低耗能滚动管托,用于热网工程建设的钢套管保温结构里支撑工作管道,所述工作管道为直圆柱管,所述工作管道的中轴线为l,外径为R0,所述钢套管保温结构的最外层为钢制外护套管,包括上顶板、下底板、隔热瓦块和滚轮支架,所述隔热瓦块设置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并与上顶板和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支架固定在下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底板依靠滚轮支架可与钢制外护套管沿轴向相对运动,所述上顶板的上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0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0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所述α大于115,小于125。
具体的,所述下底板的下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0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1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R1>R0,大大减小隔热瓦块的使用量,降低了管托的生产成本。
工作管道的热位移可使滚动隔热管托,在钢制外护套管内壁双向滚动,所述滚轮支架的数量为二个,所述二个滚轮支架关于下底板的下表面的轴向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二个滚轮支架的重心连线平分下底板的下表面的轴向中线,对称设置有利于平衡滚轮支架的所受压力,使管托与钢制外护套管之间的运动平稳可靠,确保管托的安全经济运行。
所述二个滚轮支架的重心到l的垂线成角85~95°,这样能够减小钢制外护套管所承受的载荷。
具体的,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0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2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所述隔热瓦块的上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1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2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所述隔热瓦块的下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1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3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为一条长度为h0的线段以l为旋转轴,以R3为直径旋转α°形成的弧面,R1>R3>R2>R0,h0≥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苏夏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苏夏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8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检测雷达扫描支架
- 下一篇:液罐车管道恒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