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7732.6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5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滨;戴冰;孙永国;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3/30 | 分类号: | A42B3/30;A42B1/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无线 定位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工人使用的安全帽至具有保护头部的功能。由于不具有通信装置所带来的通讯功能,所以,一旦煤矿井内发生危险情况,工人会与外界断开联系的现象,外界也不了解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导致救援拖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其组成包括:内部安装缓冲垫的帽壳,所述的帽壳上安装照射灯座,所述的照射灯座通过转动轴连接照射灯;所述的帽壳下口连接帽檐,所述的帽檐连接挡布,所述的挡布外边缘连接绑带,所述的绑带两端具有对接的自由粘;其中,所述的帽檐内安装GPS定位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的无线传输装置连接微型控制器,所述的微型控制器连接喇叭、麦克和电池块,所述的喇叭安装于帽壳侧面。
所述的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所述的麦克安装于帽檐底面。
所述的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所述的无线传输装置连接天线,所述的天线安装于所述的帽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矿井安全帽的下口设置了挡布,使煤矿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煤灰等尘土进入衣领内,能够阻止粉尘异物与皮肤的接触。
2.本实用新型沿挡布边缘设置了绑带,并在绑带的两个端部设置了自由粘,自由粘能够方便的调节挡布的松紧和长度,使挡布适用不同身高、体型的工人的使用,工人能够舒适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在帽檐内设置了能够定位的GPS定位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这样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煤矿安全监管中心能够进行紧急语音通告,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工人的位置信息和语音通报,为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帽檐内的结构框图。
图中,1. 帽壳,2. 照射灯座,3. 转动轴,4. 照射灯,5. 帽檐,6. 挡布,7. 绑带,8. 自由粘,9. GPS定位装置,10. 无线传输装置,11. 微型控制器,12. 喇叭,13. 麦克,14. 电池块,15. 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其组成包括:内部安装缓冲垫的帽壳1,所述的帽壳上安装照射灯座2,所述的照射灯座通过转动轴3连接照射灯4;所述的帽壳下口连接帽檐5,所述的帽檐连接挡布6,所述的挡布外边缘连接绑带7,所述的绑带两端具有对接的自由粘8;其中,所述的帽檐内安装GPS定位装置9和无线传输装置10,所述的无线传输装置连接微型控制器11,所述的微型控制器连接喇叭12、麦克13和电池块14,所述的喇叭安装于帽壳侧面。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所述的麦克安装于帽檐底面。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所述的无线传输装置连接天线15,所述的天线安装于所述的帽檐上。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煤矿井下无线定位安全帽,在所述的帽檐上还设置电池块的电源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GPS定位装置的功能、无线传输装置接收和发送的语音信息功能,能够在煤矿井内的安全时间实现功能切换,以节省电池块的电量,延长使用时间,确保在发生矿难或紧急情况下保证通讯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7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