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7606.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英;林风来;丁世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2 | 分类号: | E01B35/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德平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施工 轨距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施工为减小混凝土施工对轨排的冲击及振捣时的震动,提高轨距变化率的合格率,有的会在浇筑砼时增加溜槽,减小震动,但实际操作时溜槽会使骨料与浆液分离,造成局部强度不足,且溜槽移动不便。有的在施工时使用销钉植筋,使得轨排与底板砼连接牢固,减小移动,提高合格率,但植筋工序时间较长,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套管,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设置外螺纹,套管内设置内螺纹,套管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安装第一卡件,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安装第二卡件,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均为U型,第二卡件上开设通孔,通孔上安装套筒,套筒内设置螺杆,螺杆与套筒配合。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件上部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之间安装支撑杆,第二卡件、第二连接杆和支撑杆围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卡件为角钢;所述套管内中间位置设置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轨距杆可以调节长度的特点,在轨距杆上设置卡件,使卡件分别固定在水沟墙和工具轨上,减小混凝土施工对轨排的冲击及振捣时的震动,提高了轨距变化率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杆 2第二连接杆 3套管 4第一卡件 5第二卡件 6套筒 7螺杆 8支撑杆 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和套管3,第一连接杆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的一端均设置外螺纹,套管3内设置内螺纹,套管3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与第二连接杆2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1另一端安装第一卡件4,第二连接杆2另一端安装第二卡件5,第一卡件4与第二卡件5均为U型,第二卡件5上开设通孔,通孔上安装套筒6,套筒6内设置螺杆7,螺杆7与套筒6配合。第一卡件4安装在轨排上并与轨排形状相配合。第二卡件5安装在轨排两侧的水沟墙上,利用螺杆7与套筒6可以调节第二卡件5与水沟墙的固定紧密程度。这种结构减小了混凝土施工对轨排的冲击及振捣时的震动,提高了轨距变化率的合格率。
为了防止混凝土施工及振捣时对轨排的冲击和震动使第二卡件5脱离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二卡件5上部与第二连接杆2的中部之间安装支撑杆8,第二卡件5、第二连接杆2和支撑杆8围成直角三角形。这种结构增加了第二卡件5与第二连接杆2之间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卡件5为角钢。第二卡件5第二卡件5角钢或槽钢组成,第二卡件5优选使用角钢,角钢的塑性变形性能好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第二卡件5还可选用槽钢,其具有较好的焊接、铆接性能及综合机械性能,但质量较大,成本高。
所述套管3内中间位置设置隔板9。这种结构避免了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与套管3之间受力不均匀,还避免了某一连接杆与套管3连接距离过短或脱离套管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7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容VDSL2传统用户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陈列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