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孔胀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600.8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陈启辉;唐再文;黄刚;王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4 | 分类号: | F28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8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孔胀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胀接结构,特别是一种列管换热设备上管板和列管采用的连接结构,属于化工装备设计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列管换热装备的设计中,通常列管端部与管板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密封,但在一些多管板换热装备的设计中,常常要求内侧管板与列管间应具有密封性能,但该接头无法通过焊接实现密封,因此为确保该接头能承受内侧管板两侧的压力差,该接头只能采用胀接连接结构,传统的胀接设计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不易胀好,密封性能较差,在管板两侧的压差较大时,经常出现渗漏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装备的列管与管板密封连接结构的深孔胀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使用寿命较长,且能承受较大压差,以满足换热器设计、加工及使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孔胀接结构,由管板和列管组成,所述管板上设置有管孔,且管孔中段的孔壁上设置有一组胀接环形槽,所述列管穿过管板并通过胀接组合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所述胀接环形槽为3条。
进一步的,所述胀接环形槽的槽间距为槽宽的0.8-2倍。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所述胀接环形槽的槽宽为8-12mm。
进一步的,所述胀接环形槽的槽深为0.5-0.8mm。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所述管板与列管的硬度差为30-50布氏硬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管板上设置有管孔,管孔沿长度方向中部的孔壁上设置有一组胀接环形槽,所述管板在管孔的两端部是不胀区,而胀接环形槽所在的区域是高强度胀区,在不胀区和高强度胀区之间的过渡区是贴胀区,进一步的,通过胀接环形槽采用胀接操作使得管板和列管间形成高强度的密封圈,以满足管板两侧的压差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深孔胀接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可靠,能够有效的对管板和列管间进行密封,能在换热单元的管板两侧承受大压差下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且能够在不便于焊接的情况下进行密封以满足换热器设计、加工及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图。
图中标记:1-管板、2-列管、3-管孔、4-胀接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如图1所示,由管板1和列管2组成,所述管板1上设置有管孔3,且管孔3中段的孔壁上设置有一组胀接环形槽4,所述胀接环形槽4的条数根据管板1的厚度和管板1两侧设计压力而确定,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管板1厚度为150mm,其中管孔3中段为高强度胀区,高强度胀区设置有3条胀接环形槽4,如图2所示,胀接环形槽4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0.6mm,槽间距为槽宽的1倍,即10mm,管孔3两端部为不胀区,其直径与列管2相适应,不胀区的长度为3mm,不胀区与高强度胀区间的区域为贴胀区,列管2的为??38×2.5规格,在材质选择和处理上,管板1和列管2的硬度差30-50布氏硬度为宜,并控制列管2和管孔3的表面粗糙度,本实用性的深孔胀接结构,将列管2安装入管板1的管孔3内,采用液压胀紧机构对管孔3内进行胀接而成。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胀接结构,如图1所示,由管板1和列管2组成,所述管板1上设置有管孔3,且管孔3中段的孔壁上设置有一组胀接环形槽4,所述胀接环形槽4的条数根据管板1的厚度和管板1两侧设计压力而确定,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管板1厚度为150mm,其中中段的高强度胀区,高强度胀区设置有2条胀接环形槽4,胀接环形槽4的宽度为12mm,深度为0.8mm,槽间距为槽宽的2倍,即24mm,管孔3两端部为不胀区,其直径与列管2相适应,不胀区的长度为4mm,不胀区与高强度胀区间的区域为贴胀区,列管2的为??38×2.5规格,在材质选择和处理上,管板1和列管2的硬度差30-50布氏硬度为宜,并控制列管2和管孔3的表面粗糙度,本实用性的深孔胀接结构,将列管2安装入管板1的管孔3内,采用液压胀紧机构对管孔3内进行胀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菠菜清洗机
- 下一篇:卧式振动离心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