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激振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575.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平;吴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振试验设备,特别是一种气流激振环境试验设备,属于力学环境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涡轮压缩发动机内的叶片,在设计过程中和应用之前,一般需要对其进行疲劳试验,以探知其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目前,通常是利用电动振动台对叶片进行疲劳试验,但是囿于电动振动台固有性能的限制,在此类振动试验过程中,往往难以模拟叶片的实际工作环境,而其测试频段易大多局限于较低频率范围,进而使获得的振动测试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激振试验设备,能高仿真模拟叶片的实际工作环境,测试频率可达6000Hz以上,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激振试验设备,包括:
由一驱动机构驱动而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盘,其盘面上围绕转盘中心呈环形分布有n个通孔,n为大于1的正整数;
以及,至少一压缩气流供给装置,用以在所述转盘旋转时,提供可透过依次从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前方经过的该复数通孔而间歇冲击被测试叶片的压缩气流。
作为其中可行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具有至少一气流输出口,且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的任一选定时刻,其中至少一选定气流输出口仅可与所述转盘上的m个通孔配合,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作为其中可行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具有两个以上气流输出口,该两个以上气流输出口环绕所述转盘轴线对称分布,且在所述转盘旋 转过程中的任一选定时刻,每一气流输出口仅可与所述转盘上的x个通孔配合,x为小于n的正整数,其中n≥2。
作为其中可行的实施方案之一,在所述转盘旋转时的任一选定时刻,每一气流输出口仅可与所述转盘上的一个通孔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的任一选定时刻,由所述转盘上的通孔输出的压缩气流垂直指向被测试叶片。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通孔的气流输入端的直径大于气流输出端的直径。尤为优选的,所述通孔采用锥形通孔。
作为其中可行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转盘固定套设在一转轴上,所述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和被测试叶片分别被安装在位于所述转盘两侧的选定工位上。
一种叶片高在线测试方法,包括:
提供一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盘,并围绕所述转盘中心在转盘盘面上设置呈环形分布的复数通孔,
以及,驱使所述转盘按照设定速率旋转,并使该复数通孔依次从至少一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前方经过,从而使由该至少一压缩气流供给装置输出的压缩气流能够间歇透过所述转盘并以脉冲方式冲击被测试叶片。
通过前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利用脉冲气流冲击叶片而对叶片进行激励振动测试,其中冲击力的大小、冲击的频率、冲击的位置等参数均易于调控,因而能高仿真的模拟叶片的实际工作环境,尤其是,获得的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设于转盘上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相关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气流激振试验设备,其包括:
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盘,其盘面上围绕转盘中心呈环形分布有n个通孔,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尤其是大于2的正整数;
以及,至少一压缩气流供给装置,至少用以在所述转盘旋转时,提供可透过依次从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前方经过的该复数通孔而间歇冲击被测试叶片的压缩气流。
优选的,前述通孔可均匀分布在转盘盘面上。
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可在所述压缩气流供给装置上配设至少一气流输出口,且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的任一选定时刻,其中至少一选定气流输出口仅可与所述转盘上的m个通孔配合,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性线路板自动取放机
- 下一篇:新型结构的组合式储液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