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433.7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广新型房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山墙 端斜脊沿 口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
背景技术
山墙是指建筑的两侧外墙面,在屋面板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外墙不渗水且泛水顺利,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屋面板与外墙的连接处使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或漫砖再砂浆抹面等做法,加上一条保护墙根的不透水带,略带坡度,将雨水引出一段距离,这种做法泛水效果不好,而且工艺也比较复杂。
在钢结构建筑中,传统的泛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墙和屋面板上,螺钉都暴露在外,经历了风吹日晒后,螺钉与屋面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就会出现雨水渗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泛水板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且连接锚固钉不会暴露在外的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包括沿口条本体,该沿口条本体包括斜板、与该斜板连接的短横板、与短横板平行的长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短横板和长横板之间的直板;所述长横板远离直板的一端连接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与所述直板平行,所述沿口条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斜板非封闭而形成插口,屋面板从该插口插入后与所述长横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板、长横板、直板以及屋面板的下表面形成排水槽。
上述的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还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通过锚固钉与屋面龙骨固定连接。
上述的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所述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短横板以及长横板相垂直。
上述的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所述斜板与短横板之间的连接角度大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安装方便,锚固钉设置在屋面板的下方,不会暴露在外,不会因风雨的腐蚀而生锈,增加了沿口条的使用寿命,屋面板插入沿口条本体的插口后,连接板、长横板、直板以及屋面板的下表面形成了排水槽,顺着屋面板流下的雨水进入排水槽后,雨水即顺着排水槽流出,水流在屋面板的下表面流动,在排水的同时,整个屋面板看起来也干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屋面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包括沿口条本体1,该沿口条本体1包括斜板2、与该斜板2连接的短横板3、与短横板3平行的长横板4以及设置在短横板3和长横板4之间的直板5;长横板4远离直板5的一端连接有一连接板6,该连接板6与直板5平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沿口条本体1的横截面呈梯形,连接板6与斜板2非封闭而形成插口7,屋面板8从该插口7插入后与长横板4之间留有间隙,连接板6、长横板4、直板5以及屋面板8的下表面形成排水槽10。
更进一步,连接板6的一侧还设有一固定板11,该固定板11通过锚固钉9与屋面龙骨固定连接,直板5的两端分别与短横板3以及长横板4相垂直。
为了保证沿口条1上落入的雨水顺利地流入屋面板上并从屋面板顺流到排水槽内,斜板与短横板之间的连接角度大于90°。
该屋面山墙端斜脊沿口条安装方便,锚固钉设置在屋面板8的下方,不会暴露在外,不会因风雨的腐蚀而生锈,增加了沿口条的使用寿命,屋面板8插入沿口条本体的插口7后,连接板6、长横板4、直板5以及屋面板8的下表面形成了排水槽10,顺着屋面板8流下的雨水进入排水槽10后,雨水即顺着排水槽10流出,由于水流在屋面板8的下表面流动,在排水的同时,整个屋面板看起来也干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广新型房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广新型房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辐射砂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梯形波纹屋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