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氢气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104.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和平志;于润康;宋文君;刘红;赵安义;武建文;郭小石;刘鑫;苟宝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5 | 分类号: | F27B5/05;F27B5/06;F27B5/1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氢气 烧结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烧结和陶瓷金属化的高温氢气烧结炉。
背景技术
高温氢气烧结炉主要用于粉末冶金烧结。特别是真空灭弧室技术应用以来,其关键是实现真空封接陶瓷金属化,因而对高温烧结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高温氢气烧结炉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高温氢气烧结炉,用于在真空、高温状态下烧结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开发、热处理、粉末冶金、陶瓷金属化等领域。特别适合用于真空灭弧室烧结,实现真空封接陶瓷金属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氢气烧结炉,包括炉胆、炉体、电气系统及真空系统。所述炉胆安装在炉体内,所述炉体上部固定有上封头下部具有下封头,且上封头与氢气管道相接,下封头与升降系统连接,通过升降系统带动下封头打开和封闭炉体,炉体上部通过连接口与真空系统连接,炉胆内壁悬挂有反射屏、上加热体、侧加热体及下加热体,且上加热体、侧加热体及下加热体位于反射屏的内侧;料架固定在下封头上;炉胆的下部设有风道,炉体上具有冷却水进出口;上封头上设有泄爆口,下封头上设有热电偶。
所述上加热体、侧加热体、下加热体均由钼丝绕制而成,通过钼杆分别悬挂在反射屏的内侧。
所述反射屏为多层金属屏,由上反射屏、侧反射屏及下反射屏三部分组成,且上反射屏与侧反射屏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下反射屏固定在下封头的支座上。
所述炉体为圆柱形水冷夹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钼丝束绕制加热体,采用上、侧、下三区加热,升温速度快、发热体表面负荷低、使用寿命长、炉胆内温差小,更节能、更高效、性能更稳定。
2、本实用新型炉体为圆柱形水冷夹套结构。采用低进高出的水冷方式,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却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隔热层采用挂式金属屏,由上、侧、下三部分组成,料架、下加热体及下反射屏随下封头一起升降。这种结构的反射屏不但隔热效果好、有效减少热损,使炉子的升温速度快,热效率高,提高了炉温,而且预抽真空时间短,安装调整容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高温氢气烧结炉,包括炉胆1、炉体2、电气系统14及真空系统16,所述炉胆1安装在炉体2内,所述炉体2上部固定有上封头3下部具有下封头4,且上封头3与氢气管道17相接,下封头4与升降系统5连接,通过升降系统5带动下封头4打开和封闭炉体2,炉体2上部通过连接口与真空系统16连接,炉胆1内壁悬挂有反射屏7、上加热体6、侧加热体8及下加热体10,且上加热体6、侧加热体8及下加热体10)位于反射屏7的内侧;料架9固定在下封头4上;炉胆1的下部设有风道11,炉体2上具有冷却水进出口15;上封头3上设有泄爆口12,下封头4上设有热电偶13。
所述上加热体6、侧加热体8、下加热体10均由钼丝绕制而成,通过钼杆分别悬挂在反射屏7的内侧。所述反射屏7为多层金属屏,由上反射屏、侧反射屏及下反射屏三部分组成,且上反射屏与侧反射屏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下反射屏固定在下封头4的支座上。所述炉体2为圆柱形水冷夹套结构。使用时冷却水进出口15与水冷系统连接,冷却炉体。风道11与风冷系统连接,可通入氮气作为冷却气体用来冷却加工后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最高温度可达1600℃,陶瓷金属化材料或粉末冶金材料经其烧结处理后可得到充分固结,且成分均匀;特别是在烧结过程中工艺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工艺易掌握,调整灵活,操作简单、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宝钛特种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下的多自由度遥控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划线划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