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889.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崔新民;于良振;杨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4 | 分类号: | F16K3/24;F16K31/124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江禹春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泄压 缓冲 插装式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特别是在液压系统中泄压过程的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插装阀具有结构简单,流动阻力小,冲击小,通流能力大,动作快,泄露量少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机床、铸锻、压铸、冶金、船舶、矿山等行业中;现有的插装溢流阀采用座阀式的结构,在大流量情况下开启时响应较快,会产生出现较大的震动和响声,影响插装溢流阀的运行准确稳定性,造成插装溢流阀不能正常工作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它是主级采用插装式结构的插装阀,先导控制盖板带有安全溢流阀,先导电磁换向阀作为系统压力泄压用,控制盖板和电磁换向阀之间设置缓冲阀,达到主阀芯的缓慢开启或者关闭,降低系统的震动和响声,实现液压系统中泄压过程的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阀套、阀芯、弹簧、阀盖、回油口、螺套、调节杆、调压弹簧、锥阀芯、螺盖、缓冲弹簧、缓冲阀体、电磁铁、电磁阀芯、电磁阀体、泄油口、工作口、螺堵、缓冲阀芯、控制容腔、控制口、控制盖板、外控口、阻尼孔、阀出油口和阀进油口构成,阀套的侧面分别设有阀进油口和阀出油口,阀套的轴向孔内装置阀芯,阀盖设置在阀套大直径端上,阀盖与阀芯之间设置弹簧,控制盖板设置在阀盖上端,控制盖板侧面设置螺套,螺套轴向孔内设置锥阀芯和调节杆,锥阀芯和调节杆之间设置调压弹簧,控制盖板与阀盖连接的一侧分别设置外控口和回油口,控制盖板与阀盖连接处中间设置阻尼孔,控制盖板上端连接缓冲阀体,缓冲阀体轴向孔内设置缓冲阀芯,缓冲阀体一端设置螺盖,缓冲阀芯和螺盖之间设置缓冲弹簧,缓冲阀体与控制盖板连接的一侧设置控制口,控制口与阻尼孔连通,控制口通过缓冲阀芯中间的孔与控制容腔连通,缓冲阀体的另一侧设置电磁阀体,电磁阀体的轴向孔内设置电磁阀芯,电磁阀芯一侧设置螺堵,电磁阀芯另一侧设置电磁铁,电磁阀芯与缓冲阀体连接的一侧设置工作口,工作口通过缓冲阀体中间的环形槽与控制口连通,电磁阀芯与缓冲阀体连接的一侧设置泄油口,泄油口通过缓冲阀体和控制盖板与回油口连通。在液压系统中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过程:当电磁铁没得电时,阀进油口的压力油通过外控口进入控制口,经过缓冲阀中间的环形槽进入工作口,经过电磁阀芯进入泄油口,直接进入回油口,这时不能建立压力,压力油直接推开阀芯进入阀出油口,当电磁铁得电时,阀进油口的压力油通过外控口进入控制口,经过缓冲阀中间的环形槽进入工作口,此时电磁阀芯处于关闭状态,压力油不能进入回油口,压力油经过阻尼孔直接作用到阀芯上,使阀芯关闭,这时便建立起压力,当电磁铁再断电时,电磁阀芯复位,阀芯作用的压力油经过阻尼孔到达控制口,经过缓冲阀芯中间的孔作用到控制容腔处,推动缓冲阀芯移动,使缓冲阀芯的开口减小,通过缓冲阀芯的流量也减少,使阀芯缓冲打开,达到液压系统中泄压过程的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的效果是结构简单,阀芯缓冲开启,控制程度和可靠性高,有效地降低系统震动和响声,运行准确稳定性好,广泛用于机床、铸锻、压铸、冶金、船舶、矿山行业的液压控制系统上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设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泄压缓冲插装式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1—阀套 2—阀芯 3—弹簧 4—阀盖 5—回油口 6—螺套 7—调节杆 8—调压弹簧 9—锥阀芯 10—螺盖 11—缓冲弹簧 12—缓冲阀体 13—电磁铁 14—电磁阀芯 15—电磁阀体 16—泄油口 17—工作口 18—螺堵 19—缓冲阀芯 20—控制容腔 21—控制口 22—控制盖板 23—外控口 24—阻尼孔 25—阀出油口 26—阀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球和阀杆的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阀门抗冲蚀双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