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框式过滤机回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456.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骏然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框式 过滤机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框式过滤机,尤其是一种板框式过滤机回油机构。
背景技术
板框过滤器,又叫板框滤油机;是一种专为各电厂、电站、工矿企业、润滑油库房、拖拉机站、石油、化工、冶金、国防单位等设计的,主要用来过滤变压器油、透平油、机油、柴油、航空液压油等油中的微量水份和杂质的过滤设备。
板框过滤器的结构一般由过滤床,油泵和粗过滤器等元件组成。其中,过滤床中包括一个过滤壳体和并列设置于过滤壳体腔室内的多组过滤体,过滤体包括匹配的过滤板、过滤框,滤板和滤框间衬有作为过滤介质的滤纸或滤布,再凭借压紧装置的压力将滤板和滤框固定形成一个单独的过滤室,被压紧在滤板和滤框之间的滤纸或滤布起过滤作用。例如我国实用新型申请号201220148851.7所公开的一种压力式板框滤油机即上述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便、操作容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但现有的板框过滤器,过滤体一般为直接安装于壳体腔室底部。由于过滤体的滤板和滤框之间往往很难实现完美的密封,故滤板和滤框之间的油液在压力作用下会渗出到壳体腔室底部,这样,过滤体下部浸泡到壳体腔室底部的油液内,这样形成了油液的便捷通道,即入口处的过滤体渗出的油液直接从外部通道进入到出口处的过滤体内,极大的影响了过滤质量,降低了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过滤效果的板框式过滤机回油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框式过滤机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板框过滤器的壳体外侧下部的玻璃管,玻璃管和板框过滤器的壳体内腔底部连通,玻璃管下部通过回油管道连通设置到油泵的进油端,所述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
板框式过滤机中安装本实用新型后,当通过玻璃管观察壳体内腔底部积油时,即可及时打开开关阀,将油液导回到油泵进油端,这样避免了过滤体浸泡在油液内进而导致过滤精度降低的缺陷,同时可以方便随时观察判断壳体内腔底部是否积油以及时处理。
作为优化,所述玻璃管上具有和板框过滤器的壳体内腔中过滤体底部位置齐平的标示线。这样,只要玻璃管内油液还未到达标示线可以让油液累积更多后以利于回油,但只要一到达标示线就需要及时回油处理,可以更好地供使用者进行回油判断。
作为优化,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壳体底部四周还设置有一圈集油槽,所述玻璃管和集油槽底部连通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收集渗漏的油液进行回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供使用者随时掌控壳体内腔积油情况以及时回油,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过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板框式过滤机回油机构,所述回油机构包括固定在板框过滤器的壳体1外侧下部的玻璃管2,玻璃管2和板框过滤器的壳体1内腔底部连通,玻璃管2下部通过回油管道3连通设置到油泵4的进油端,所述回油管道3上设置有开关阀5。所述玻璃管2上具有和板框过滤器的壳体1内腔中过滤体6底部位置齐平的标示线7。具体实施时,所述板框过滤器的壳体1底部四周还设置有一圈集油槽8,所述玻璃管2和集油槽8底部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供使用者随时掌控壳体内腔积油情况以及时回油,提高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骏然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骏然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板框过滤器粗滤反冲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