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喇叭防尘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335.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蓉泰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6 | 分类号: | H04R7/06;B32B3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573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喇叭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喇叭防尘技术的改进,具体指一种手机喇叭防尘膜,属于手机喇叭防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大。手机有一个部件为喇叭,用于接听声音。为了更清晰地接听对方声音,手机壳上位于喇叭位置都有一些透音孔,以保证声音不会阻挡和消减。然而正是这些透音孔,却又成为灰尘进入手机内部的一个通道。长期以往,大量的灰尘进入喇叭位置,不但影响通话效果,而且接听电话时因为贴在耳朵边,也存在传播病菌的潜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的手机喇叭防尘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手机喇叭防尘膜,该防尘膜的主体为防尘网层,在防尘网层表面靠近一侧边缘设有一层粘胶层,在粘胶层上设有一层与粘胶层大小对应的离型膜,在离型膜所在区域上设有同时贯穿离型膜、粘胶层和防尘网层的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与喇叭上的定位柱对应。
所述防尘网层为环状,离型膜和粘胶层也为环状,离型膜和粘胶层的外径与防尘网层外径一致,离型膜和粘胶层的内径大于防尘网层内径。环状结构的设计,更方便本防尘膜与喇叭进行粘贴。
所述防尘网层上刷有用于吸附灰尘的树脂液。
所述粘胶层为耐高温的材料DS-5,防尘网层材料为PC。
使用时,先将本防尘膜上最外面的离型膜揭开,然后通过粘胶层将本防尘膜粘贴在喇叭口部相应位置。为了安装到位和规范,本产品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进行粘贴,粘贴后,防尘网层没有粘胶层的部位朝向喇叭中部,以起到防尘作用。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尘网层能够阻挡灰尘,但又不影响声音的通过,所以两方面效果均能够得到保证。
2、即使有个别灰尘进入,也将被防尘网层上所刷的树脂液所吸附,而不会进一步进入,从而能够确保喇叭及相应部件不受侵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喇叭防尘膜,该防尘膜的主体为防尘网层1,在防尘网层1表面靠近一侧边缘设有一层粘胶层2,在粘胶层2上设有一层与粘胶层大小对应的离型膜3,在离型膜3所在区域上设有同时贯穿离型膜、粘胶层和防尘网层的定位孔4,定位孔4的数量和位置与喇叭上的定位柱对应。
所述防尘网层1为环状,离型膜3和粘胶层2也为环状,离型膜3和粘胶层2的外径与防尘网层1外径一致,离型膜3和粘胶层2的内径大于防尘网层1内径。环状结构的设计,更方便本防尘膜与喇叭进行粘贴。
所述防尘网层1上刷有用于吸附灰尘的树脂液。
所述粘胶层为耐高温的材料DS-5,防尘网层材料为PC,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
本手机喇叭防尘膜厚度只有0.1-0.2毫米,大约相当于人的头发粗细。图上为了突出产品的层状结构,显示比例显得比实际厚度要厚。
使用时,先将本防尘膜上最外面的离型膜揭开,然后通过粘胶层将本防尘膜粘贴在喇叭口部相应位置。为了安装到位和规范,本产品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进行粘贴,粘贴后,防尘网层没有粘胶层的部位朝向喇叭中部,以起到防尘作用。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尘网层能够阻挡灰尘,但又不影响声音的通过,所以两方面效果均能够得到保证。
2、即使有个别灰尘进入,也将被防尘网层上所刷的树脂液所吸附,而不会进一步进入,从而能够确保喇叭及相应部件不受侵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蓉泰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蓉泰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