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封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301.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安智勇;张训鹏;宋浩生;商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同泰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709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封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用井口套管密封装置,具体的是一种新型封井器。
背景技术
井口自封装置是修井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井口装置,长期以来在修井作业中一直使用的自封封井器必须经过上卸管柱、抬放自封、吊卡摘扣等动作才能完成,安装、拆卸很不方便,特别是在起下钻过程中遇到井涌或井喷而需要抢装井口时,影响操作速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封井器,方便快速安装、拆卸。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封井器,它包括壳体、压帽和弹性胶芯,所述壳体与压帽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压帽和弹性胶芯均为两瓣式结构,所述弹性胶芯位于壳体的中心孔内、并被壳体下端的台阶挡住,所述压帽下端插入壳体的中心孔内并压紧弹性胶芯,所述壳体底端对称设置有与井口四通上平面对应的螺纹孔。
上述两瓣弹性胶芯采用对插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两瓣弹性胶芯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台。连接紧密,密封程度较高。
上述两瓣弹性胶芯采用对插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两瓣弹性胶芯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匹配插齿。连接紧密,密封程度较高。
上述压帽下端与壳体上端为间隙配合。
上述壳体上端设置有与螺栓组件中的螺栓匹配的沉孔,所述螺栓上表面与壳体上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一种新型封井器,所述壳体、压帽和弹性胶芯均为两瓣式结构,方便快速安装、拆卸、更换弹性胶芯。压帽通过螺栓组件对弹性胶芯进行压紧,可以通过调接螺栓组件弥补弹性胶芯的轻微磨损,提高弹性胶芯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两瓣弹性胶芯对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台阶,2-压帽,3-弹性胶芯,3.1-插齿, 4-螺栓,5-螺母,6-螺纹孔,7-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封井器,它包括壳体1、压帽2和弹性胶芯3,所述壳体1与压帽2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壳体1、压帽2和弹性胶芯3均为两瓣式结构,所述弹性胶芯3位于壳体1的中心孔内、并被壳体1下端的台阶1.1挡住,所述压帽2下端插入壳体1的中心孔内并压紧弹性胶芯3,所述壳体1底端对称设置有与井口四通上平面对应的螺纹孔6。
所述两瓣弹性胶芯3采用对插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两瓣弹性胶芯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台,或者所述两瓣弹性胶芯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匹配插齿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瓣弹性胶芯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匹配插齿3.1。
所述压帽2下端与壳体1上端为间隙配合。
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与螺栓组件中的螺栓4匹配的沉孔,所述螺栓4上表面与壳体1上表面平齐。
本新型封井器安装时,现将两瓣弹性胶芯3通过对插的方式套在油管7上,然后将两瓣壳体1与井口四通固定连接,最后将两瓣压帽2通过螺栓组件与壳体1上端配合安装。
在拆卸或更换弹性胶芯3时,现将压帽2与壳体1上端固定的螺栓组件拆卸,然后将壳体1下端从井口四通上拆卸下来,最后拿下两瓣弹性胶芯3即可完成拆卸,装上两瓣新的弹性胶芯3即可完成弹性胶芯3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同泰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同泰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