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射流截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103.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亮;刘萍;佘勃;袁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射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射流截齿,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采煤机、掘进机和凿岩机开采硬质煤岩的截齿。
背景技术
传统截齿截割高硬度的煤岩时,普遍存在粉尘大、火花易致爆炸、截齿难以冷却、磨损大和短寿命等问题,而采用高压水射流和普通镐型截齿联合破碎硬岩,可以有效地截割高硬度的煤岩,加快开采的速度。由于磨料水射流具有破岩效率高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所以磨料水射流在高压水射流辅助截割煤岩方面应用较广。但在现有磨料水射流技术中,磨料水射流的卷吸作用比较差,磨料混合不均匀,冲蚀能力较差,冲击面积较小,破岩效果较差。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型水射流截齿,解决当前问题,提高水射流辅助破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旋转磨料水射流截齿,以解决现有磨料水射流存在的磨料混合效果较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射流截齿,包括刃尖体、截齿、截齿座以及能够与截齿配套安装的端盖,所述截齿通过弹性挡圈安装在截齿座上;所述截齿的前端设有刃尖体安装孔,并与刃尖体焊接;所述截齿内轴向设有截齿内腔,所述截齿内腔与刃尖体的中心流道相通;所述截齿侧壁设有与截齿内腔相通的截齿磨料通道、截齿旋转水通道和截齿轴流水通道;所述截齿内腔尾端、中间分别焊接有端盖和喷嘴;所述截齿座上设有截齿座磨料通道、截齿座旋转水通道和截齿座轴流水通道;所述截齿座磨料通道、截齿座旋转水通道和截齿座轴流水通道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空间平面内;所述截齿座磨料通道与截齿磨料通道连通;所述截齿座旋转水通道与截齿旋转水通道连通;所述截齿座轴流水通道与截齿轴流水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截齿旋转水通道与所述水室相切并相通,所述截齿轴流水通道对应所述水室的中心设置,所述截齿磨料通道对应所述混合室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的,所述截齿的截齿内腔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射流截齿采用加旋射流的方式,在传统水射流截齿的基础上引入旋转水射流,从而使进入混合室中的水射流有较强的卷吸作用,可使磨料更容易混入水射流,从而提高磨料水射流的冲蚀能力,同时轴向进入的高压水可以加强射流中心区的冲击作用,有效地冲击煤岩;2、通过改变磨料的供给速度,改变射流的喷射性能,以适应不同的截割工况条件;3、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齿局部剖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射流截齿的安装结构左视剖分图。
图中:1、刃尖体,2、截齿,2-1、刃尖体安装孔,2-2、截齿磨料通道,2-3、截齿旋转水通道,2-4、截齿轴流水通道,2-5、截齿内腔,3、O型密封圈,4、截齿座,4-1、截齿座磨料通道,4-2、截齿座旋转水通道,4-3、截齿座轴流水通道,5、弹性挡圈,6、端盖,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旋转磨料水射流截齿包括刃尖体1、截齿2、O型密封圈3、截齿座4、弹性垫圈5、端盖6和喷嘴7。
截齿2通过弹性挡圈5安装在截齿座4上;截齿2的前端设有刃尖体安装孔2-1,安装孔的大小和刃尖体相互匹配,并与刃尖体1焊接;截齿2轴向设有截齿内腔2-5,截齿内腔2-5与刃尖体1的中心流道相通,截齿内腔2-5与刃尖体1的中心最好在同一直线上;截齿2侧壁设有与截齿内腔2-5相通的截齿磨料通道2-2、截齿旋转水通道2-3和截齿轴流水通道2-4;截齿内腔2-5尾端、中间分别焊接有端盖6和喷嘴7;喷嘴7将截齿2的截齿内腔2-5由前到后分隔为混合室和水室;截齿座4设有在同一平面上又相互平行的截齿座磨料通道4-1、截齿座旋转水通道4-2和截齿座轴流水通道4-3;截齿座磨料通道4-1与截齿磨料通道2-2连通;截齿座旋转水通道4-2与截齿旋转水通道2-3连通;所述截齿座轴流水通道4-3与截齿轴流水通道2-4连通。截齿旋转水通道2-3与水室相切并相通;截齿轴流水通道2-4的中心对应水室的中心设置;截齿磨料通道2-2对应混合室设置。截齿2的截齿内腔2-5通过O型密封圈3密封,防止高压水泄漏。
具体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