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骨水泥填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1295.7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海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零陵专利事务所 43115 | 代理人: | 梁国华;蒋湘军 |
地址: | 4251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水泥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和装置,尤其涉及治疗骨或关节的装置及其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骨髓瘤、溶骨性脊柱转移瘤、脊柱骨不连等疾病的治疗中,广泛采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并发症小等优点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在放射性影像引导下的非血管介入性治疗手术,该手术通过经皮穿刺,将骨水泥注射到患病椎体内,稳定椎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所使用的注射器械称为骨水泥填充器,所述骨水泥填充器包括推杆和套管,推杆可移动地插于套管内,推杆的尾端有推柄,套管的尾端有握柄、前端有刃口,该刃口为斜口结构。现有技术的骨水泥填充器由于套管是直筒状,只能将骨水泥注射向套筒的前方而无法控制骨水泥的注射方向,并且套管前方的刃刃口角度不确切,有时太大不易剌入,有时太小容易剌穿椎体,影响手术效果,这是其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控制骨水泥注射走向且具有较佳刃口角度的改进的骨水泥填充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骨水泥填充器,包括推杆和套管,推杆可移动地插于套管内,推杆的尾端有推柄,套管的尾端有握柄、前端有刃口,该刃口为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前端的刃口角度于10~30度之间;套管于推杆前端面处起至其自身尖端的管段是一段弯曲的管段。
所述刃口角度系指套管前端刃口斜面与套管纵轴线的夹角。
所述弯曲的管段可以是圆弧状弯曲管段,该段圆弧两端点的连线与套管纵轴线的夹角可以是30~50度。
刃口角度于10~30度之间既易于剌入,又不容易剌穿椎体。经临床使用证明是一较佳角度。
由于套管前端有弯曲。调整套管360度转动,其前端刃口可以将套管中的内容物注向希望的方位,可控制骨水泥的注射方向。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骨水泥填充器可以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布置于推杆推柄与套管握柄之间,套于推杆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推注长度,防止推注过度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控制骨水泥注射方向,并能达到既易于剌入,又不容易剌穿椎体。且能有效控制推注长度。减少穿刺的损伤,节约手术时间及器材消耗,大大减少手术成本及患者、术者的X线暴露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1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限位器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套管、2为推杆、3为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骨水泥填充器,包括推杆2和套管1,推杆2可移动地插于套管1内,推杆2的尾端有推柄21,套管1的尾端有握柄11、前端有刃口,该刃口为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前端的刃口角度β于10~30度之间;套管1于推杆2前端面处起至其自身尖端的管段B是一段弯曲的管段。
所述刃口角度系指套管前端刃口斜面A与套管纵轴线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弯曲的管段B是圆弧状弯曲管段,该段圆弧两端点的连线与套管纵轴线的夹角是30~50度。
所述刃角β为15度。
所述圆弧状弯曲管段B两端点的连线与套管纵轴线的夹角是40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还包括有限位器3,所述限位器3布置于推杆推柄21与套管握柄11之间,套于推杆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海军,未经唐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1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