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样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9878.6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全升东;李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磷瑞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33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与化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现代生活中,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化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化工逐步向精细化工转型成为了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而精细化工具有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反应类型繁多。涉及到正压、常压、负压、高温、常温、低温等一系统反应类型;反应压力不同,取样或加样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在各反应阶段如何安全、快捷、方便的取出反应釜中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或在各反应阶段如果何向反应釜中安全、快捷、方便的加料成为化工工艺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取样和加料方式中,若是正压或常压反应釜,一般是利用位差,或加压的方式进行取样或加料。例如;正压或常压反应釜取样时,大多在反应釜侧面或底部设置取样点,由钢管引到合适的位置,设置阀门开关进行控制取样;向反应釜添加液态或可溶性固态催化剂、阻聚剂、消泡剂等辅助原料时或将做完的样品返入釜中时,就要在釜上设置加料罐用压缩气体压入釜中或设置加料口直接加入釜中,高压反应釜往往还需先泄压。若是负压反应,加料可从顶部设置加料罐加入;取样时,却因为负压的存在,使得现实生产中无法满足足够的位差,因此,一般情况采用泄压取样,或用取样泵抽样的方式。
综上所述在不同条件时的取样和加样方式都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取样处和加料处不在同一位置进行,操作上不方便,劳动强度大;2、取样时往往要先放出管道内的残留物料,排出的残留物料和化验时多余样品无法返回釜中,物料浪费量大;3、正压反应泄压时往往会带走物料造成物料损失,有些反应甚至会延长反应时间或生成负产物;4、负压泄压时开停真空系统或直接通入空气泄压时真空设备负荷大,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在能源上也造成浪费;5、直接加料时,若是反应物料气味大,具有毒性,对人体伤害严重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6、用加料罐添加可溶性固体辅助物料时,若是反应釜中物料易挥发很容易造成固体料粘壁无法加入,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产品收率或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取样加料装置,包括反应釜、缓冲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压缩气体管;反应釜的位置高于缓冲罐;
第一管路一端与反应釜连通,另一端通向缓冲罐,第一管路与反应釜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第一管路通向缓冲罐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
第二管路一端与缓冲罐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反应釜顶部连通,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交汇,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的交汇处设有第一三通阀门,第一三通阀门和缓冲罐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第五阀门;
第三管路一端与缓冲罐顶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阀门和反应釜之间的第二管路连通,连通处设有第二三通阀门;
压缩气体管一端为总管,另一端分支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三管路连通,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二支路与缓冲罐底部连通,第二支路上设有第四阀门;
缓冲罐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与缓冲罐连通的第六阀门和集料斗,集料斗位于第二阀门的正下方。
集料斗位于第二阀门的正下方,这样从第二阀门落下的物料正好落入集料斗中。
上述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交汇,指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交汇重叠为同一段管路,但过了此段后又各自分开。
压缩气体管的总管上设有气体减压阀。这样可方便地调整进气量。
第二支路上、在通向缓冲罐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异径管、第四阀门和第一止回阀。上述装置可有效控制气流的大小,第一止回阀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物料的倒流。上述异径管在通向缓冲罐的方向上,上大下小,这样便于控制小流量的空气进入缓冲罐。
第一支路上、在通向第三管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三阀门和第二止回阀。这样可有效防止物料的回流。
缓冲罐的内部为光滑镜面,缓冲罐的底部为圆锥体结构,缓冲罐上设有板框视镜;靠近缓冲罐的一端的第二管路上设有玻璃视镜,玻璃视镜位于缓冲罐和第一三通阀门之间。这样可提高装置控制的准确性,板框视镜的设置有利于观察缓冲罐液位,利于控制,玻璃视镜的设置利于吹扫或压料时观察物料是否压干净。缓冲罐内部的抛光与底部圆锥形结构的设计还有效避免了固体物料粘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磷瑞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磷瑞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9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出料口爆瓷修复结构
- 下一篇:干燥浆粒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