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道路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710.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蜀乔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道路 风力 垃圾 自动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道路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属于交通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常常听说也目睹过许许多多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环卫工人在打扫时被公路上的车辆撞伤,有些肇事车辆甚至还逃逸,环卫工人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来打扫马路。另一方面,假如遇上了沙尘暴天气,道路上将满是尘土,那么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将加剧而且由于沙尘细小清扫效果十分不明显。如果能够有一种无需人力,能自动清洁路面的方法,将避免环卫工人发生交通意外,同时解决清洁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道路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无需人力且可高效清洁路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沿道路中央或两侧均匀设置若干包括支柱2,隔离板3,垃圾收集槽4,垃圾吸入口5,顶板6的道路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在支柱2两侧相对安装隔离板3、其下端与地面相连,无缝隙,在两隔离板3之间下端设置垃圾收集槽4,构成道路垃圾自动收集隔离带,两隔离板3之间顶端设置顶板6,其中一侧隔离板开设方形喇叭口,构成垃圾吸入口5,利用两隔离板3垃圾收集槽4底面和顶板6之间形成的风力抽气通道,依靠自然风力自动将路面垃圾从垃圾吸入口5吸入垃圾收集槽4而集中清理,道路垃圾自动收集装置沿道路沿线设置,其数量(密度或间距)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证能够自动收集路面垃圾即可。
每一个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只设有一个垃圾吸入口5,道路靠人行道1的两侧相邻设置的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垃圾吸入口5朝向道路,入口方向相反,道路中央位置设置的道路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四个为一组,第一和第二个的垃圾吸入口5朝向相反,入口方向相同,第三和第四个的垃圾吸入口5与第一和第二个朝向相反,两入口方向同向,但与第一和第二个相反。
所述垃圾吸入口5具有方形喇叭口结构,外伸出来的喇叭口上方有盖板,该盖板与隔离板3垂直连接,垃圾吸入口下端为地面,垃圾吸入口的面积为隔离板3面积的1/10~1/5。
垃圾收集槽4可在道路路面埋设或直接在路面上开槽形成(降低成本)。
两侧侧的道路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靠人行道外侧隔板采用平直隔板8。
具体尺寸根据实际风速即垃圾种类来确定,保证能够形成自然抽气通道和足够的吸力,能吸引收集路面垃圾即可。
本发明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物理原理来实现路面垃圾的自动清洁。根据物理学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当风吹过道路7与隔离板3之间形成风的通道时,两隔离板间的压强因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则大,由此自然形成自下而上的抽气气流,将道路路面的垃圾自动吸收、压入隔离板3下的垃圾收集槽4中。只需集中收集沟槽内的垃圾即可。
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发现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需要加设顶板6, 加设顶板之后,风的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风力通道侧面只有唯一的一个垃圾吸入口5,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垃圾吸入口的吸力,提高了收集垃圾的效力。由于每一个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只有一个垃圾吸入口,考虑到道路的本身就是一条风的通道,而风对于道路而言,存在两种风向。为了使每一种风向都具有垃圾回收功能,我们对垃圾吸入口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布,即:每一个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只设有一个垃圾吸入口5,道路靠人行道1的两侧相邻设置的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垃圾吸入口5朝向道路,入口方向相反,道路中央位置设置的道路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四个为一组,第一和第二个的垃圾吸入口5朝向相反,入口方向相同,第三和第四个的垃圾吸入口5与第一和第二个朝向相反,两入口方向同向,但与第一和第二个相反。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得在任意风向条件下都能够有效地收集了道路垃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道路隔离带的设置改换成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不占用道路资源,利用物理学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量的关系,使得路面具有自洁功能,具有省时省力,无需人力打扫路面,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行道一侧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剖面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道路中央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道路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力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人行道,2-支柱,3-隔离板,4-垃圾收集槽,5-垃圾吸入口,6-顶板,7-道路,8-平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蜀乔,未经陈蜀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镇流器和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