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6212.5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E02F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机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公路、矿山、水电建设、工程爆破等作业中都广泛使用挖掘机,但是由于普通挖掘机作业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一些大型施工项目的需求。当挖掘机进行挖掘作业时,焊接形成的箱体需要频繁的承受挖掘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箱体内部因冲击力会产生内部应力,并会导致应变产生,而整个动臂是一个焊接而成的非常牢固的箱体,所以因外部冲击力而产生的应力将无处释放,导致应力集中在箱体的薄弱处,如顶板、底板以及侧板的焊接处,使这些部位成为受力最严重的部位,随着挖掘机作业的不断进行,这些部位不断的被挤压和扭曲,最终会造成应变开裂。因此,加强动臂的承受力,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包括小动臂1,转轴2,铲斗气缸3,大动臂4,小动臂气缸5,铲斗6,连杆7,大动臂气缸8和驾驶室9;大动臂气缸8和大动臂4通过转轴2安装在驾驶室9所在的基座上,小动臂气缸5安装在大动臂4的正上方,伸出轴与大动臂4的纵向平行,小动臂1根据杠杆的原理,在一端安装小动臂气缸5,另一端与铲斗6安装。中间与大动臂4通过转轴2连接;铲斗气缸3安装在小动臂1的正上方,伸出轴与小动臂1的纵向平行,连杆7的一端安装在小动臂1上,另一端安装在铲斗6上,铲斗6与小动臂1的一端通过转轴2连接,连杆7和铲斗6构成三连杆机构;小动臂1与大动臂4和连杆7,通过转轴2连成可绕转轴2旋转的连杆体系,在小动臂气缸5和大动臂气缸8、铲斗气缸3的作用下,实现铲斗6的挖掘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小动臂、2——转轴、3——铲斗气缸、4——大动臂、5——小动臂气缸、6——铲斗、7——连杆、8——大动臂气缸、9——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动臂结构,包括小动臂1,转轴2,铲斗气缸3,大动臂4,小动臂气缸5,铲斗6,连杆7,大动臂气缸8和驾驶室9;大动臂气缸8和大动臂4通过转轴2安装在驾驶室9所在的基座上,小动臂气缸5安装在大动臂4的正上方,伸出轴与大动臂4的纵向平行,小动臂1根据杠杆的原理,在一端安装小动臂气缸5,另一端与铲斗6安装。中间与大动臂4通过转轴2连接;铲斗气缸3安装在小动臂1的正上方,伸出轴与小动臂1的纵向平行,连杆7的一端安装在小动臂1上,另一端安装在铲斗6上,铲斗6与小动臂1的一端通过转轴2连接,连杆7和铲斗6构成三连杆机构;小动臂1与大动臂4和连杆7,通过转轴2连成可绕转轴2旋转的连杆体系,在小动臂气缸5和大动臂气缸8、铲斗气缸3的作用下,实现铲斗6的挖掘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6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