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908.6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俊刚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面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中,通常要使用麻醉面罩对病人进行麻醉诱导,麻醉面罩是一种封闭式面罩,用于向病人输送麻醉气体或氧气。现有的麻醉面罩多是由面罩本体、环形气囊、氧气入口、充气阀组成,为增加麻醉面罩使用的灵活性及一些手术过程中的密封性,一种改进的麻醉面罩,在面罩本体上增加一个或多个插孔,以方便如胃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的插入,如专利号CN201988013公开的一种麻醉面罩。但现有麻醉面罩插孔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并不好,尤其在加压供氧的状况下,漏气比较严重。另外,在加压给氧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用双手大拇指扣紧面罩本体两侧,其余手指紧扣病人下颌,而光滑的面罩本体,常常造成操作者手指打滑,导致面罩扣不紧,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面罩,能够大大提高面罩本体插孔在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凹面中心为氧气入口,与氧气入口相对的面罩本体周边连接环形气囊,面罩本体上设置插孔,插孔内圈为倒圆锥形,一密封套相应套装在插孔内,密封套外端部设置翻边,翻边与插孔端部相配合。
设置倒圆锥形的密封套及内圈为到圆锥形的插孔,使插入空间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当插入导管如胃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一方面对导管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当导管插入一定程度,导管直径大于密封套口部直径时,导管接触并挤压密封套,密封套此时对导管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不影响加压供氧操作。
所述的插孔通过系带连接一封盖,封盖与插孔螺纹配合,插孔外圈设置外螺纹,相应的封盖内设置内螺纹,当插孔暂时不用时,可以将封盖扣在插孔上,旋转封盖,两者通过螺纹紧固。
所述的密封套翻边上表面设置一环形凸筋,当旋紧封盖时,凸筋与封盖内部顶面压紧,密封效果好。
所述的面罩本体两侧设置防滑带,防滑带由密集布置的微小突起组成,当麻醉诱导过程中,操作者进行上述的双手扣面罩法时,防滑带可防止操作者手部打滑,避免意外发生,降低手术风险。
所述的微小突起为半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突起,优选半圆形突起。
所述的环形气囊设置有充气阀,充气阀包括阀体,阀体固定在面罩本体上,阀体包括前腔室、后腔室,后腔室内设置后档板,一推动杆穿过后挡板进入前腔室,推动杆前段固定一可封闭前腔室的前挡板,前挡板与后挡板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装在推动杆上。通过充气阀可对环形气囊充气,同时也可以使用细杆状工具顶开推动杆放气,以调节环形气囊压力,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及过程:
使用时,将面罩本体扣在患者面部,使环形气囊内圈完全罩住患者的口鼻,通过氧气入口给氧。向环形气囊内充气时,将充气阀连接外部气体,在一定压力气体作用下,推动杆向后移动,前挡板被推开,外部气体由前腔室经后腔室进入环形气囊内,充气完成后,前挡板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将前腔室堵住,当需要调节压力释放部分气体时,使用细杆状工具向后顶推动杆,前挡板再次打开,内部气体逸出。操作者采用双手扣面罩法固定面罩本体时,双手拇指放置在防滑带,由于防滑带半圆形突起大大增强了摩擦力,操作者手部不易打滑,降低手术风险。通过插孔插入导管,导管沿密封套插入到一定程度时,两者相互挤压,大大增强密封性能。插孔不用时,可将封盖拧到插孔上,封盖与密封套翻边处的凸筋形成静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麻醉面罩大大提高了面罩本体插孔在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设置防滑带,可防止操作者手部打滑,避免意外发生,降低手术风险;充气阀可灵活调节环形气囊内压力,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孔及密封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滑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充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本体;2、充气阀;2.1、后挡板;2.2、弹簧;2.3、前挡板;2.4、推动杆;2.5、阀体;3、防滑带;4、环形气囊;5、封盖;6、系带;7、插孔;8、氧气入口;9、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俊刚,未经宋俊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雾霾便携式动力呼吸器
- 下一篇:水浴槽水温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