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贴膜隔热防爆及耐候性能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872.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兵;吴耀根;林裕卫;刘奕燎;詹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朱本利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隔热 防爆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贴膜隔热防爆及耐候性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贴膜在国外已经相当普及,而在中国的使用率还很低。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型材料,玻璃贴膜有如下优势:1、隔热、保温;2、安全防爆;3、防紫外线;4、防刺目眩光;5、轻松营造私密空间;6、增强视觉效果;7、耐高温防火。由于上述优势,玻璃贴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好评。
玻璃贴膜夏季可以阻挡太阳直射热量进入室内,冬季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当玻璃破碎时,碎片能够紧紧粘贴在玻璃贴膜表面,保持原来形状,不飞溅,不变形;质量较好的玻璃贴膜可以阻挡眩光和99%的紫外线。
市面上的玻璃贴膜产品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且玻璃贴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体能起到多大的隔热或保温作用,起安全防爆作用的极限环境条件是什么都不得而知。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365068.6公开了一种测量玻璃贴膜过滤可见光和近红外能力的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光纤探头、光谱仪、计算机,光纤探头后端通过光纤连接光谱仪的光线采集输入端,光谱仪的输出端连接计算机。方法如下:将光纤探头对准光源,在光纤探头前放置玻璃;将扫描波长范围设定为680nm~870nm,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相应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被记录;将有和无待测玻璃贴膜遮挡所测得谱线的辐射强度进行比值,得到相应波长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透过率;根据光谱和透过率谱图,判定待测玻璃贴膜过滤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仅能判定待测玻璃贴膜过滤可见光和近红外的能力,不能测试玻璃贴膜在实际使用中的隔热防爆及耐候综合性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玻璃贴膜隔热防爆及耐候性能的测试装置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可测试玻璃贴膜隔热防爆及耐候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贴膜隔热防爆及耐候性能的测试装置,其包括:
封闭结构,该封闭结构包括前后左右四边立板、底板以及顶板,四边立板、顶板与底板形成封闭空间;封闭结构坐北朝南设置,其前立板位于南侧,其后立板位于北侧;其前立板的高度小于后立板;前立板和/或顶板的部分或全部为贴膜玻璃,四边立板、底板、顶板的其它部分为无机保温板;
多个温度传感器,其分布于封闭结构的内部和/或外部。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表面温度尤其是贴膜玻璃的表面温度,其可为例如热电偶温度探头;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及环境温度,其可为例如热电阻温度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封闭结构模拟建筑物或汽车,其长宽高的比例根据建筑物或汽车结构及窗户所占面积比例设计,例如:可设计为4:2:1。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坐北朝南放置,可保证其在一天时间内能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
本实用新型中,顶板玻璃贴膜与顶板总面积之比根据汽车窗口面积之比设计,例如,可设计为50%。
本实用新型中,测试所用光源为太阳光。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封闭结构的左右立板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使用时放置室外暴晒,其内的红外吸收装置、无机保温板及空气等吸收太阳光辐射热,导致测试装置内部升温,温度传感器探测温度,并由温度自动记录仪将各点的温度记录存储,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可得玻璃贴膜的隔热、保温性能数据。测试装置长时间在户外暴晒,观察玻璃贴膜外观变化、贴膜玻璃裂碎情况等安全性能的变化进行玻璃贴膜的安全防爆性能测试。通过玻璃贴膜外观变化及测试过程中数据对比进行玻璃贴膜的耐候性测试。取两个测试装置,一个装置的玻璃贴上玻璃贴膜,另一个装置的玻璃不贴玻璃贴膜或贴上不同的玻璃贴膜,即可获得玻璃贴膜与空白玻璃或不同玻璃贴膜的隔热、安全防爆、耐候性能等综合性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GBT管短路保护检测电路
- 下一篇: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加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