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投线圆锥型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848.8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许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1/04;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圆锥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水平仪或激光投线仪中的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激光水平仪或激光投线仪中的光学组件的结构,是将非球面准直镜片注入镜筒中,圆锥铝件胶合在顶座上,镜筒和顶座之间用4个支撑镜片支撑连接,支撑部用胶水粘接。由于此产品的镜筒和顶座的连接使用支撑镜片和胶水,此外支撑镜片的体积不能过大且不能使用其它不透明的材料来代替,(因为支撑镜片的作用是将镜筒和顶座连接起来,同时要满足不能阻挡激光通过的条件),存在如下缺点:一、连接方式的局限性,导致这样的连接强度不足,精度低;二、连接物材料的不同,各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精度逐渐降低。三、圆锥铝件的加工成本非常昂贵;四、组装工序复杂,难度大,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线圆锥型光学组件,这种光学组件使用精度高,制作工序简单,良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激光投线圆锥型光学组件,包括镜筒和非球面镜片,所述非球面镜片位于镜筒内,所述镜筒上部还安装有漏斗式圆锥镜片,所述镜筒和非球面镜片作一体式成型结构。
其优点是漏斗式圆锥镜片通过制作模具注塑技术生产加工,制作工序简单,保证了圆锥面的精度高而稳定;其次组件中的非球面部分和锥镜部分使用相同材料注塑,胶合后不会因材料膨胀系数不同,随使用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造成精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漏斗式圆锥镜片呈凸台型,其顶部中心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圆锥型凹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镜筒套接于漏斗式圆锥镜片下部,并将两者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漏斗式圆锥镜片的入光平面处设置有光圈薄片。
其优点是可控制入光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光圈薄片呈环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漏斗式圆锥镜片的入光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镜筒和非球面镜片及漏斗式圆锥镜片均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漏斗式圆锥镜片通过制作模具注塑技术生产加工,制作工序简单,保证了圆锥面的精度高而稳定(角度精度可以控制在15″以内,致使激光在10M处的水平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其次组件中的非球面部分和锥镜部分使用相同材料注塑,胶合后不会因材料膨胀系数不同,随使用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造成精度降低。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精度和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镜筒;2、非球面镜片;3、漏斗式圆锥镜片;4、光圈薄片;5、圆锥型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投线圆锥型光学组件,包括镜筒1和非球面镜片2,所述非球面镜片2位于镜筒1内,所述镜筒1上部还安装有漏斗式圆锥镜片3,所述镜筒1和非球面镜片2作一体式成型结构。
所述漏斗式圆锥镜片3呈凸台型,其顶部中心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圆锥型凹坑5。
所述镜筒1套接于漏斗式圆锥镜片3下部,并将两者粘接固定。
在所述漏斗式圆锥镜片3的入光平面处设置有光圈薄片4。
所述光圈薄片4呈环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漏斗式圆锥镜片3的入光平面上。
所述镜筒1和非球面镜片2及漏斗式圆锥镜片3均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当激光经过非球面镜片2投射到漏斗式圆锥镜片3内,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在锥面上改变行径方向,最后延水平圆周方向投射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该光学组件安装在激光水产仪和投线仪上,可以对室内外装潢,土建工程,设备安装进行水平圆周投线以及水平的量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光阻燃反光条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中临时梁式支架及其拆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