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4390.4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春辉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 装置 | ||
1.一种扬声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配置有锥盆式喇叭的圆柱形音箱,其在一端面开设有一放射状开口;
一集音器,其表面具有口径不同但相互连通的一第一大开口及一第一小开口,其中该第一大开口形成于该圆柱形音箱上方,且对应于该锥盆式喇叭的发声位置,让声波从该第一大开口传递至该第一小开口;及
一共振筒,其表面具有口径不同但相互连通的一第二大开口及一第二小开口,其中该第二小开口与该集音器的第一小开口连通,该第二大开口固定容置有一第一波浪吸音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射状开口的形状,是由四个R角所界定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射状开口末端的宽度:该圆柱形音箱端面的直径为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射状开口末端的宽度:该圆柱形音箱端面的直径约为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音器内的容置空间大小从该第一大开口递减至该第一小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音器内的容置空间大小从该第一大开口递减至该第一小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筒内的容置空间大小从该第二大开口递减至该第二小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筒内的容置空间大小从该第二大开口递减至该第二小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筒表面设有共振抑制元件,所述共振抑制元件为有若干个突粒,所述突粒中的部分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小开口的周围,所述突粒中的另一部分等间距部分周期性地配置于该第二大开口的周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振筒表面设有共振抑制元件,所述共振抑制元件为有若干个突粒,所述突粒中的部分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小开口的周围,所述突粒中的另一部分等间距部分周期性地配置于该第二大开口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粒包括四个突粒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小开口的周围,还包括十二个突粒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大开口的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粒包括四个突粒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小开口的周围,还包括十二个突粒等间距地配置于该第二大开口的周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置有锥盆式喇叭的圆柱形音箱,其内侧面铺设有一第二吸音棉,其靠近该放射状开口的一端面处设有第二波浪吸音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置有锥盆式喇叭的圆柱形音箱,其内侧面铺设有一第二吸音棉,其靠近该放射状开口的一端面处设有第二波浪吸音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音器的第一小开口和该共振筒的第二小开口之间配置有一环形吸音棉,且该环形吸音棉穿设有一穿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音器的第一小开口和该共振筒的第二小开口之间配置有一环形吸音棉,且该环形吸音棉穿设有一穿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6所述的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套筒,该套筒套设于该集音器的第一小开口和该共振筒的第二小开口的外部,使该集音器与该共振筒连接,该套筒内侧面环向设有吸音棉,该集音器的第一小开口和该共振筒的第二小开口位于该套筒内侧面的吸音棉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春辉,未经朱春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4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美化树通信基站
- 下一篇:带布边的发光拉链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