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4077.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先;黄立峰;杨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保险箱厂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atm 智能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行ATM机的防护装置,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银行卡在全国范围内联网通用的实现,ATM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已被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生的用户隐私不能得到保护,卡内信息被盗等安全问题已使许多用户感到担心。该类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技术中,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种类较多,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6554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银行ATM机防卫舱,包括舱体、舱门以及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用于探测舱体内的人员活动情况的视频监控器和多组探测器以及与其相联接的中央处理器,监控系统可与后台监控中心相联接,舱门上设置有与上述中央处理器相联接的用于控制舱门开闭的舱门开关控制装置,当操作人员从舱门进入后探测器探测到舱体内的人员处于工作范围以外达到设定时间时,由中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至后台监控中心或本部管理中心。该专利公开的防卫舱存在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未提供一种针对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旨在方便用户操作,又达到安防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ATM机的智能防护舱,具有防护舱体及ATM机,所述防护舱体具有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体设有智能控制装置以及加钞防护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具有:
控制单元;
锁控单元,其具有设于所述自动门处的电控锁以及分设于自动门内、外的出门开关与进门开关;
第一探测单元,其用于探测舱体内人员活动状态;
第二探测单元,其用于探测自动门开合状态;
语音单元,其用于在人员进舱/入舱/出舱时播报语音提示信息;
报警单元,其用于舱内人员遇紧急情况时报警,其中,锁控单元、第一探测单元、第二探测单元、语音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监控中心连接;
所述加钞防护装置设置在防护舱体后侧,其具有:
厢体,所述厢体前侧设置口部,所述厢体侧还设置检修门,所述ATM机置于所述厢体内并朝向口部;
伸缩式防护罩,其设于厢体前部并通过导轨与厢体配合连接,所述伸缩式防护罩具有左围、右围、顶围以及设于前侧的折叠式对开防护门,所述伸缩式防护罩展开后形成封闭的装填间,复位后与所述厢体形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所述防护舱体后部设有加钞室。
优选地:所述防护舱体顶部设有广告灯箱。
优选地:所述第一探测单元为生物传感器或组合探测器,该组合探测器由光电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组成。
优选地:所述防护舱体内设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视频监控单元。
优选地:所述防护舱体外设有隐蔽应急按钮。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为设于所述防护舱体内的报警按钮,该报警按钮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舱体侧围具有若干立柱型材,所述立柱型材横截面结构含有嵌槽,在两相邻立柱型材间嵌设夹胶玻璃。
优选地:所述嵌槽深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夹胶玻璃由二块厚度为6mm的玻璃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加钞防护装置,可在ATM机正常运行时并进行现金装填中,提供封闭、安全的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的门禁系统,在客户入舱后进门开关自动失效,待客户取钱完毕出舱后进门开关有效,有效保护客户人身及财产安全,杜绝了犯罪分子尾随作案的可能性,安全系数较高,给客户提供安全舒适的操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防护舱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结构强度高;同时,型材与嵌槽为一体成型,夹胶玻璃与型材采用嵌合方式安装,故整个防护舱体可抗击较大的外力冲击,能给舱内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环境,同时结构还较为美观。
3、本实用新型在客户进舱/入舱/出舱时播放相应的安防信息,能有效提醒客户相应的注意事项,服务较人性化。
4、本实用新型报警单元与锁控单元配合使用,当舱内出现紧急情况后,客户可报警,监控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控锁进行操控(针对电控锁进行开启或闭锁),可有效保护客户人身及财产安全。
5、本实用新型设有隐蔽应急按钮,在紧急情况或整套智能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亦能开启防护舱,安全系数更高,能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舱内人员无法开启电控锁时舱外人员可帮其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保险箱厂,未经杭州萧山保险箱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4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