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热拉校直机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2083.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李子俊;卜建林;贺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市丰达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6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热拉校直机拉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热拉校直机拉头,属于石油机械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按照SY/T5029-2006《抽油杆》标准的规定,一般钢制实心抽油杆系列产品,即16mm-29mm(5/8in-1 1/8in),两镦粗锥体间的杆体部分,在304mm(1ft)距离长度内测量的不直度最大值为1.65mm(0.065in),或在此测量距离内用千分表测得的表面跳动量(TIR)最大值不超过3.30mm(0.130in)。
抽油杆端部直线度,即抽油杆经过镦粗和机加后的两端头与杆体的直线度要求,SY/T5029-2006《抽油杆》标准规定,测量方法是:在抽油杆端头,离外螺纹接头台肩457mm(1.5ft)的杆体处为第一支撑点,其余支撑点在杆体同一平面上、间距不大于1828mm(6ft)的若干同心支架上,用千分表在外螺纹接头经机加过的台肩外径上测量的全跳动量(TIR)最大值不超过3.81mm(0.150in)。
抽油杆校直必须在两头机加之前完成,抽油杆头部机加是以杆体为基准的,校直必须在机加之前完成。以往,热拉校直机总体框架主要包括液压站和两组拉头体和支撑架,支撑架由两组钢板构成的框架和纵向方向的三根支撑梁(两支圆柱和一支工字钢)组成,支撑架相对两侧设有两个拉直头体,拉直头体是锻造方体钢件,前面部分都开有抽油杆能够放入的切口和能够插入转换卡板的插槽,拉直头体的后面一个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油缸活塞杆相连,另一个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调节丝杠相连,两个拉直头体的中轴线和油缸活塞杆保持同轴。两组支撑架之间位于上方两侧的圆柱支撑架设在平行的一个平面内,每个拉直头体两侧装有拉直头体托轮,拉直头体托轮分别架在两根平行且在一个平面内的纵向圆柱支撑梁之上,起到辅助承载拉直头体重量的作用。
拉直头体内的可更换卡板,是用来与抽油杆接触施力的直接工具,卡板三面封闭,一面开口,开口的宽度和深度是根据不同抽油杆扳手方的尺寸来确定的。施力方式就是以抽油杆扳手方定位,以螺纹后方台肩的锻造面为施力面来实现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扳手方属锻造成型,二是与扳手方过渡连接的螺纹后部的大外圆台肩端面也是个锻造成型的圆弧过渡面,扳手方尺寸公差和过渡圆弧半径公差都近2mm,并且由于模具磨损、修型等原因造成的模具实物圆弧过渡面很不规范,施力接触面往往不在同一圆周截面位置,而是局部一段或几段,由于拉直时受力不均,结果就造成了镦锻头部与杆体过渡区局部的弯曲,也就是端部直线度超差。
另一种拉直施力位置是在镦锻头部与杆体过渡区的内圆弧面上,在此位置施力拉直除存在上述所列缺陷外,还存在抽油杆拉完以后往往被拉型模卡死的缺陷。
以上两种抽油杆施力位置和拉头体结构都在抽油杆生产拉直工序中普遍使用,但都不理想,致使抽油杆热拉校直后,总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抽油杆头部直线度超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抽油杆百分之百矫直的抽油杆热拉校直机拉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方形矫直座箱体,其特征是:在矫直座箱体的一个侧壁的上端面紧靠矫直座箱体角部开有V形槽,在V形槽侧面用轴连接一个定位压杆,轴的另一端与设在矫直座箱体外的气缸通过气缸连杆连接,在矫直座箱体的与V形槽相邻的侧壁内侧固定有固定模,在矫直座箱体的与固定有固定模的侧壁相对的侧壁内侧铰链连接有锁紧连杆机构,锁紧连杆机构上铰链连接有活动模,活动模通过锁紧连杆机构与压紧油缸连接,活动模与固定模合模后其腔体为圆柱面,在矫直座箱体的与V形槽所在侧壁相邻的侧壁上端面开有U形卡槽。
在矫直座箱体安装锁紧连杆机构和安装固定模的侧壁的外侧分别设有V形导轨和矩形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抽油杆热拉校直机上,变固定拉模为机械夹持拉模,由拉模施力位置为一条圆周线变为一个有300mm长、并于抽油杆直径相同的圆柱面模具定位夹持施力,圆柱面模具的最后拉直施力面形状与抽油杆过渡面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在锻造过渡区位置形成先捋后拉的施力方式。不论抽油杆过渡圆弧面的施力位置是否在一个同心圆线上,杆体上的锻造过渡区始终被刚性模具夹持锁定,此段的弯曲也就不复存在。克服了锻造过渡区在拉直过程中部分拉不直的缺陷。使杆头锻造过渡区的直线度达到了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市丰达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市丰达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2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油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带制冷涡轮的散热器整体装置